熱門:

2020年10月24日 香港財經

【信報短評】買iBond抑或螞蟻?Why not both!

本港投資市場未來兩周將會非常熱鬧,既有闊別多年的通脹掛鈎債券(iBond)捲土重來接受認購,又有螞蟻集團這單可能是全球歷來最大規模新股IPO,時間上完全重疊。據說不少投資者正感到煩惱,究竟是買iBond好,抑或入飛抽螞蟻好?也有分析估計,以螞蟻的矚目程度,極有可能令資金分流,影響iBond的認購反應。雖然債券與股票性質截然不同,但兩者並非互相排斥,同時擁有又有何不可。如有閒錢,又覺得風險可控,簡單一句Why not both!

理論上,債券與股票是對應着兩個不同層面的市場,相信各有需求,而且iBond不僅與債券一樣提供固定收益,在當前的超低息環境下,還有2厘包底派息,不能說沒有吸引力。難怪iBond周五首日接受認購,反應已相當熱烈,多家收表銀行均稱,認購額較2016年上一批債券發行時大增,個別的增幅達五成,認購8至10手的不在少數,投資者似未因螞蟻即將招股而分心。

另一方面,螞蟻的熱潮肯定有過之而無不及,單是9月以來金管局接美元沽盤,向本港銀行體系釋出的資金超過2000億元,市場估計都是為認購螞蟻而來。銀行和證券行紛紛磨拳擦掌,準備盡借孖展吸客,滙豐銀行表示將為個人客戶預留超過1000億元孖展資金買螞蟻,無論是超額認購倍數及凍結資金規模,相信會十分驚人。

當然,從投資工具屬性而言,iBond就如定期存款,適合較保守投資者,目的是賺取有數得計的固定收益;而螞蟻則適合風險承受能力較高,追求資產增值的投資者。

iBond期限為3年,派息與通脹掛鈎,每年有2厘最低息率保證,到期前可於二手市場沽出,把未來的利息提前折現,加上由政府發行,基本上屬無風險。螞蟻則是屬高科技股,這類股份的一大賣點是高增長,未必會派息,所以投資者着重的是股價上升。

正因股債的差異,在很多投資組合理論中,均認為可同時持有債券及股票,用以分散風險,平衡回報。事實上,強積金之中的「預設投資策略」,即所謂的懶人基金,也是標榜同時購入股債,可見兩者是相輔相成。

不過,理論歸理論,現實上投資者根本毋須考慮那麼多,因為即使瞓身入飛,最終獲分配的份額都有限,談不上要平衡組合。根據iBond的分配方法,按過去經驗,除首批發行時由於尚未普及,認購人數較少,投資者最多可獲45手之外,其後5批最多只獲派4手,涉資幾萬元而已。至於螞蟻招股,以目前資金的旺盛,銀行及券商預留的巨額孖展,超額認購倍數實在無從估計,但有一點可以肯定,中籤率勢必甚低,一手難求,對散戶來說也不過是一萬幾千的投資額。

正因為涉及的資金不會太多,若有閒錢,兩樣都買並無不可。如只有一份注碼,便得看看個人偏好,是想每年穩收200元茶錢,抑或如參加抽獎一樣博一回股價上升,大可各取所需。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