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早前通過《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鞏固提升香港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行政長官李家超接受大公文匯全媒體專訪表示,國家對香港有要求,反映中央認同特區在金融、航運和貿易等領域具有優勢,香港必須加以善用,發揚光大,做大做強。
李家超表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排名第四,地位依然穩固。例如在銀行活躍程度、保險密度、發債規模、貨幣流動等範疇,香港都具有一定優勢。他又引述瑞銀集團估算,香港財富管理規模很可能於3年內超越瑞士,成為全球管理龍頭。
李家超表示,政府以不同方式,推動金融市場健康發展。以股票市場為例,政府去年8月成立促進股票市場流動性專責小組,當中提及的12項短期措施改善市場競爭力,至今大部分已實施。政府亦積極尋求新的經濟增長點,目前虛擬資產交易已在本港開展,期望代幣化交易和資產管理後,可以推廣更多貿易方面的應用。
物流方面,李家超重申香港仍然是世界一流的航運中心,清關速度名列前茅,滯港率遠低於世界平均標準。李家超亦表示,香港是國際重要的貿易中心,政府除了確保歐美市場的貿易關係蓬勃發展,亦重點發展東盟和中東市場。他透露,早前與阿聯酋投資部部長會面,雙方有興趣加大合作,相信香港與中東國家之間的往來會愈來愈頻繁,政府亦關注中亞和非洲的合作機會。
李家超又說,政府積極吸納人才,先後推出「高才通」、「優才」、「專才」等計劃,估計目前有約34萬份申請,當中20多萬獲批,大約14萬人已抵港。他們的收入普遍超過本地入息中位數,是具有競爭力的人力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