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專家顧問、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出席電台節目時表示,現時本港有條件通關,特別是與海外通關,但與內地通關的條件比較嚴格。他認為,新一屆特區政府上台後,需要與國家衞健委再商討通關條件,然後決定與內地通關是否可行,如果不可行,是否可以首先放寬與海外通關的條件。
許樹昌指出,如果新一屆政府決定與海外通關列為首要事項,可以考慮縮短酒店檢疫期,甚至改為家居檢疫,現時很多國家都是這樣做,但如果與內地通關仍是首要事項,對外把關就不能太寬鬆。
他又指出,回歸25周年有很多慶祝活動,加上新一屆政府要與內地商討通關問題,因此維持現時的社交距離措施,是合適做法。
他又相信,內地暫時維持動態清零政策,是由於內地長者的疫苗接種率較低,但以上海為例,如果長期維持動態清零,經濟代價很大。但他指出,內地現時亦接受用國內生產的疫苗「溝針」,相信當內地認為社區安全時就會調整政策。
許樹昌又稱,隨着社交距離措施放寬、食肆延長營業時間、酒吧重開,加上本港放寬入境限制,因此近日確診人數上升是預期之內,但他認為,市民不用太擔心,現時嚴重及危殆個案極少,只有20宗以內,死亡病例亦愈來愈少,而且市民疫苗接種率相對高,第五波疫情可能有一半市民受感染,社區已有一定免疫屏障,不過Omicron變種病毒的免疫逃逸很強,需要繼續提升高危群組以及3至11歲兒童的接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