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1年3月23日 時事脈搏

何栢良:混合接種疫苗在臨床應用常發生

港大早前宣布展開「溝針」研究,了解混合接種兩款新冠疫苗的成效,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在一個電台節目表示,現時未有數據顯示新冠疫苗「溝針」成效,認為要招萬多人做研究不可能,建議可招募數百至數千人,觀察他們在接種後的免疫反應。

他指出,「溝針」接種在臨床應用經常發生,例如部分安排給兒童接種的疫苗,會以四合一、五合一等方式,一次過注射多款疫苗,以減少注射次數;又或者在接種第一劑舊疫苗後,有新疫苗推出,成效及安全上比較優勝,第二劑就可以安排打新一款疫苗。他又指出,接種不同平台的疫苗後,產生的免疫反應,光譜或者較接種一款疫苗闊。

何栢良又提到,部分活動能力較高,例如仍可外出飲茶的院舍長者,接種疫苗誘因會較大,他們願意接種疫苗的程度會較高。他建議當局在他們接種疫苗後要收集資料,與一般接種流感疫苗後出現針口痛及發燒等情況比較,並邀請打完針的長者講述接種新冠疫苗的原因,認為對其他長者來說,宣傳效果及認同感會更好。

何栢良又指出,如果長者擔心接種新冠疫苗,當局就要梳理他們的憂慮,包括要將外國安老院舍的接種疫苗數據,及以往接種流感疫苗後的一些疾病發病率轉變,告知院友及他們的家人。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