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港精神健康指數調查」結果顯示,今年香港市民的精神健康指數平均分為46.41分,仍屬不合格,亦較去年的50.2分為低。其中,男性、年齡介乎15至34歲、待業或沒有子女的受訪者的精神健康顯著較差。
調查顯示,被訪者因學業、社會爭議及工作,導致其精神健康產生非常負面或頗負面的影響。其中,41.1%的受訪者受社會爭議影響,較去年上升23個百分點;44.6%受學業影響,33%受到工作影響。
另外,自殺迷思指數平均分為40.55分,對自殺的負面標籤平均分為36.78分;在出現自殺的念頭時,56.5%受訪者表示自己不會向他人透露,其中45.3%不希望他人擔心,33.8%指他人不能幫助自己。
是次調查於6月21日至7月4日間進行,成功訪問合共1009名15歲或以上市民。「2019精神健康月」籌委會建議,學校應為老師和學校社工提供培訓,並制訂合適和有效策略以協助學生減輕壓力。就社會爭議方面,建議各方人士應秉持互相尊重、求同存異的原則,為香港社會尋求最佳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