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大部分一型糖尿病患者每天都要利用傳統針筒注射胰島素入體內,以控制血糖水平。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聯同藥物生產公司諾和諾德,成功研發出一種可呑服膠囊,膠囊到達胃部後會自動注射胰島素入血管,劑量和成效與針劑相若。
這種膠囊比一顆藍莓還要細小,病人呑服後,膠囊底部的糖片會被胃液溶化,糖片內的微針會自動穿過胃壁到達血管,將針頭內經壓縮和冷凍的胰島素直接溶解於血液中。
由於胰島素容易被胃酸分解,難以進入血液控制血糖,因此口服胰島素一直不可行。針對這個問題,研究團隊便將膠囊的形狀設計得像「不倒翁」,由生物可降解聚合物和不銹鋼組成,上窄下寬,確保膠囊到達胃部後,底部的糖片可以緊貼胃壁並且溶解,令胰島素直接進入血液,避免胰島素於胃內洩漏後被胃酸分解,影響藥力。病人就可以在不用打針的情況下,也能令血糖值於大約一小時內回復正常水平。
研究團隊已在豬隻身上進行實驗,成功將5毫克胰島素帶到豬的血液中,相當於一支適合一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島素針劑劑量。過程中,豬隻未有出現副作用或不良反應。團隊表示會繼續着手研究,希望這種膠囊技術日後能應用於注射其他免疫蛋白和生物製劑,減輕病人治療的痛楚。
研究報告已於學術期刊《科學》中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