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4年6月22日 中國財經

外管局:促金融機構建企業滙率風險管理長效機制

人民銀行主管的中國《金融時報》引述國家外滙管理局副局長王春英指,要加強跨境資金流動宏觀審慎管理,完善跨境資金流動監測預警和響應機制,完善宏觀審慎政策工具箱,切實維護外滙市場穩定和國家經濟金融安全;同時將推動金融機構建立健全企業滙率風險管理長效機制。

王春英指出,當前外部環境複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明顯上升,國家外管局將進一步加強外滙市場「宏觀審慎+微觀監管」兩位一體管理,不斷提升監管能力和水平,構建更開放、更安全的外滙管理體制機制。

她說,強化外滙領域監管全覆蓋。完善「實質真實、方式多元、盡職免責、安全高效」的跨境交易真實性管理機制,按照「成熟一家、啟動一家」原則穩步推動銀行外滙展業改革。嚴厲打擊外滙領域違法違規活動,有力有效維護外滙市場健康秩序。

王春英表示,將繼續推進跨境貿易和投融資便利化,助力更多經營主體特別是中小微企業降低跨境結算成本;近期將更新發布《企業滙率風險管理指引》。下一步,將綜合考慮中國經濟發展階段、金融市場發育程度、金融穩定性等因素,有序擴大金融市場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着力提升資本項目開放質量。

王春英提及,要深化QFII(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外滙管理改革,擬進一步優化登記和滙兌管理手續,拓寬QFII/RQFII通過境內外滙市場進行外滙風險管理的渠道,一體推動證券市場開放和外滙市場改革開放。

她稱,還將會同相關部門研究進一步優化基金互認管理規則、完善債券市場開放機制安排、穩妥推進金融衍生品市場開放,着力提升中國金融市場的制度吸引力。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