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6月5日

【信報月刊】張群湘:純中醫的未來在香港

【本刊記者李俊杰、本刊總編輯鄧傳鏘】凡事北望神州,大可不必,最好的純中醫治療就在香港!資深中醫師張群湘大撐「本地薑」,雖然樂見政府近年在財政上加大投入發展中醫,惟一再強調必須摒棄跑數心態,要有大局思維,否則徒勞無功。走在臨床第一線的張群相,具體建議發展專科制及師徒制,以提升行業的整體水平。

張群湘是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HKU Space)中醫副教授,手執教鞭逾廿載,桃李滿門,在校負責中醫教學、課程統籌工作;也是臨床診症經驗豐富的中醫師。身兼香港註冊中醫學會副會長的他,對香港如何發展中醫業絕不離地。

純正中醫在香港

中醫發源於中國內地,以致坊間有個傾向,認為凡是內地大醫院的中醫師都是高手,香港本土中醫師即使治癒再多病人,都會被覺得望塵莫及。在張群湘看來,全然不是這回事。「我覺得,香港中醫先稱得上純正中醫。」他信心滿滿地向記者憶述,已故廣州中醫藥大學終身教授鄧鐵濤多年前在香港大學曾為香港背書,強調「將來中醫發展在香港」,原因正是香港已實踐多年的純中醫診治。

「香港無論病情多複雜,都是用純中醫治療,而大陸中醫師很多時候見病情複雜,想快見效就會開西藥。」來自內地的張群湘對國情熟悉,形容內地不少30來歲的中醫以開西藥為主,45歲左右精通西醫,中醫不甚了了,到了60歲「才發現中醫是好東西,醒覺要用中藥治療」,可惜其時已屆退休年齡,有心無力了。

張群湘又舉例,對付胃痛,內地中醫知道某款西藥一定見效,但對中醫藥方則無十分把握,結果到頭來都是以「西藥為體」,至於一眾香港中醫師長年以來堅持以純中藥治療,累積了大量臨床經驗,病人飲了兩劑藥仍未痊癒,要怎麼辦?他表示,香港中醫師一定會先替他們把脈,調整藥方,這要靠長年所得的中醫經驗及信心,不會說「食兩劑未搞掂,你唔好食喇,我開啲西藥俾你」。

中醫養生治病講求「三因制宜」,亦即要考慮時間、地點、體質,再把氣候等自然因素算進來,去制定治病養生方案。如南方氣候炎熱潮濕,盛行涼茶清熱解毒,北方嚴寒之地則無此方。張群湘不諱言,以往有不少全國名醫來港看診,病人卻受不了名醫的藥方,道理如同香港人受不了四川名廚的麻辣菜式一樣,在治療的功力上,沒有誰比誰高強,「只是國內有國內特點,香港有香港特點」。

原文請閱6月份《信報財經月刊》

訂閲揭頁版
下載Android揭頁版
下載iOS揭頁版
訂閱印刷版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