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10月3日

【信報月刊】香港人力資本恐一去不返

【美國克林信大學經濟系副教授徐家健、美國維克森林大學經濟系副教授梁天卓、美國維珍尼亞理工大學經濟系副教授曾國平】香港過去幾年勞動人口估計減少了約16萬。人走了,帶走的不必只是股票物業等的財產(例如仍然有樓在香港收租的移民),幾可肯定跟着人走的,是更可觀、包括教育和工作經驗在內的人力資本。

曾:我就先跟大家講一些恐怖的數字。在2018年夏天,香港勞動人口突破400萬的紀錄,勞動參與率高達61.4%。然後,香港發生了很多事情,先有修訂《逃犯條例》觸發的風波,再有延續至今的防疫圍城,勞動人口一直下跌至最新的376萬,參與率只剩58.5%。

梁:這個數字包括外傭,而據政府估計疫情期間外傭減少了約8萬人。不計外傭,勞動人口下跌了約16萬。其中有幾多是源自香港人口老化,正值工作年齡的人愈來愈少?

曾:這當然是原因之一,但不是唯一原因。自疫情以來,政府再沒有公布香港勞動人口的推算,我唯有翻查舊檔案,找到疫情前出版的《2027年人力資源推算報告》,根據其中的推算,香港勞動人口在2022年到達頂峰,之後才會出現下跌。

徐:這樣看來,香港在過去4年減少了16萬非外傭勞動人口,可算是意料之外的變化。

曾:是的,根據最新數字,45歲以上的勞動人口其實是有輕微增加的,只是45歲以下的跌得更多,比單單人口老化所預期的多。由於離開的都是較年輕的,是以除了勞動人口下跌,參與率也跌得厲害。

徐:人力資本的特別之處,是不像股票之類可以輕易地分散投資,怕某個市場前景不好,可以加重其他投資的比重。人的知識、經驗,以至健康、價值觀,都是與人分不開,不能斬件處理的。

曾:人力資本也是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由十九世紀開始,人口增長之所以沒有出現馬爾薩斯(Malthus)式的僧多粥少,靠的就是工業革命下積累的知識和技能,讓生活質素可以不斷改善。香港之所以有今日的富裕,亦有賴人才滙聚,提升香港生產力,尤其顯著的是金融行業。生產力之所以提高,不只是來自教育累積下來的書本知識,也不只是來自工作累積下來的經驗技能,更包括根據所知的概念,予以改進發揮。工作時與有腦有想法的人共事,自然能互相學習一同進步。從家長到老師,從老闆到同事,以至在媒體上亮相的名人,其他人的知識質素,也在間接決定了我們的生活水平,改變着社會的走向。我曾經打過一個比喻,人才滙聚的城市,就像一台彈珠機,不同的想法在人與人之間彈來彈去,撞出更好的東西。

原文請閱10月份《信報財經月刊》

訂閲揭頁版
下載Android揭頁版
下載iOS揭頁版
訂閱印刷版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