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9年3月5日

【信報月刊】香港不育夫婦求助多限制

香港統計署發表的《香港人口趨勢1986-2016》報告顯示,1986年女性平均25.3歲結婚,2016年已升至29.4歲。女性普遍推遲結婚年齡,但生育的「黃金時間」從不等人。「年齡大影響卵子質素,受精後胚胎不正常機會高。」生殖醫學專科醫生梁家康指出,女性30歲只有三成胚胎不正常,直至35歲開始明顯上升5%至10%,「到了38歲,自然生育機會開始跳水,42歲跌落懸崖,44歲後,我哋經常講,你命中注定有就有,無就無。」他指出,短短35歲至42歲的七年間,自然懷孕機率大跌三分一,而且高齡生育更容易流產。--本刊記者鄭雲風

現時醫管局共有三間醫院提供人工受孕服務,但由於涉及政府資助,提供名額有限,需要輪候約5至18個月,而且每對夫婦最多只有三次卵巢刺激周期的人工受孕服務。

諷刺的是,公營醫院的人工受孕服務,不接受超過40歲以上的婦女,若夫婦年事已高,只能轉看價錢較高的私家症。去年香港生殖醫學會調查發現,本港近7萬多名婦女受不育問題困擾,但2016年只有約6200人接受輔助生育治療,途中超過七成夫婦因為心理壓力放棄。

人口老化、少子化是全球共同面對的趨勢,相比之下,其他國家不但積極提高夫婦生育意欲,部分更協助國民作輔助生育,以色列是其中的「佼佼者」。當地婦女只要是45歲以下、未有兩名孩子,都可以免費而且無限次作試管嬰兒,美國CIA《世界概況》指出,2018年以色列總和生育率(婦女一生總生育子女數目)達2.63。

與香港相鄰的新加坡、南韓、日本等, 早於十多年前,協助國民作輔助生育,其中新加坡推出計劃後,三年間使用人工受孕出生的嬰兒增六成。香港生育率一直在全球最低十名之內,去年勞福局長羅致光曾撰文指,香港生育率或是全球最低。

《香港人口推算2017-2066》預測, 2066年香港會有772萬人,其中超過259萬是長者,即約每5人工作養4人。面對步步進逼的高齡海嘯,長遠經濟發展將面對嚴峻挑戰。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教授葉兆輝帶點無奈說,少子化是大趨勢,借用輔助生育也難以解決,但政府不應忽視問題,當年在人口督導委員會工作時,亦覺得滿足有經濟需要的不育家庭是「無可厚非」。

原文請閱3月份《信報財經月刊》

訂閲揭頁版
下載Android揭頁版
下載iOS揭頁版
訂閱印刷版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