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9年1月30日

【信報月刊】五大因素保底 中港股市審慎樂觀

了解筆者的讀者應知道,我向來不太擅長在股市中左穿右插,不斷因應時局改變對後市看法,越多的分析結論,只會增加預測出錯的機會。因此,今年指數是否真的會跌至21000點甚至更低水平,其實並非本欄關心的範圍。做投資的,應盡量少做預測,多作價值判斷。--以立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兼投資總監林少陽

展望今年中港股市,本欄對前景的看法傾向樂觀,原因大致如下:第一,市場普遍對經濟及金融市場前景太過悲觀;第二,經歷去年下半年市況急挫後,中港股市的估值已足夠便宜,在低基準效應下,今年港股即使再試低位,亦不過是先苦後甜,全年下來的總投資回報未必太差;第三,基於本欄對今年滙市展望的看法,美元弱勢減低人民幣貶值風險,有利中港股市資金流入;

第四,去年10月,中港股市已見了「政策底」,政府經濟政策已由全面收緊,轉為全面保底,在政策護航之下,即使寬鬆的貨幣政策可能會有後遺症,今年底之前造淡中港股市,是跟中國政府的宏觀政策對着幹,現時中國政府強勢,對着幹,大多沒有好下場;

第五,最後這點未必太重要,但亦值得一提──中美貿易談判或有機會和氣收場,有利中美兩地股市短期市場氣氛。

誠如李嘉誠先生在長和系周年晚宴時接受傳媒訪問時所言,今年全球經濟增長皆有向下調整的風險,投資者在樂觀之餘,亦應該不忘審慎理財之道。事實上,即使經歷了接近十個月的調整,港股今次的調整幅度,相對於過往的熊市,的確仍然是有所不如,而且在2018年10月底部港股的估值,縱使相對過往平均數是處於相對低位,仍比2016年的底部貴至少10%至15%,而企業盈利去年下半年才全面向下修正,究竟今年經濟情況有多壞,至今投資者大多仍未能有充分的掌握。因此,看淡後市之輩,亦非全無道理。然而,假如讀者不是投資於指數基金,也許指數的表現,未必對閣下的財政有重大影響。儘管去年大市調整幅度不多,但在指數以外,卻是滿目瘡痍,若有足夠的耐性,不排除今年即使指數表現欠佳,指數以外的股份,依然不乏估值修復甚至大量私有化等特別投資機會出現。

原文請閱2月份《信報財經月刊》

訂閲揭頁版
下載Android揭頁版
下載iOS揭頁版
訂閱印刷版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