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7年7月5日

【信報月刊】發展AI多死穴 香港瞠乎其後

香港被認為是國際金融中心,但偏偏金融人工智能落後,被競爭對手拋離。業界謹慎;規管太緊;政府支持不足;本地人才不足,凡此種種,都成為香港前進的絆腳石

世界各地的金融中心已張開雙臂,擁抱人工智能(AI)的大時代。然而被《時代》雜誌稱頌為21世紀國際城市模範的香港,卻在金融人工智能的道路上停滯不前,政府懶理、初創企業無助、人才流走,究竟是怎樣一回事?

Mindlayer現時在政府的TSSSU(Technology Start-up Support Scheme for Universities,大學科技初創企業資助計劃)裏,每年可得到最多120萬港元的資助;今年2月,政府在《財政預算案》還宣布增撥20億元,進一步成立「創科創投基金」支援本地初創企業。

但若說到針對人工智能發展的財政支援,香港政府仍舊「交白卷」。

陳繹匡是香港人工智能初創公司Mindlayer的產品經理。Mindlayer現在主力研發chatbot(聊天機械人),替銀行、保險等行業處理客戶服務,以廣東話、普通話和英文解答大眾常見查詢。

技術支援,恰恰是陳繹匡與一眾香港人工智能初創公司最需要的。他形容,如今在香港科技初創等同「食自己」,「政府幾乎沒提供過幫助」。

他曾寄望過2015年尾成立的創新及科技局能引進專家,替初創公司和大企業配對,而創科局也在網頁寫到,他們的角色是「加強對創新及科技界的支援」和「加強各持份者之間的聯繫」。結果呢?陳繹匡笑稱:「開局一整年,除了知道他們連同執法部門拘捕UBER司機之外,完全唔知佢哋做過乜,銷聲匿跡。」

他接着說,今時今日,他們仍舊要自己接洽企業;遇到技術問題時,仍舊求教無門,「我們很多都只能自學,看看論文,上網求教,有時找城大一位教電腦科學的教授請教一下。我真心覺得,Google的開源軟件庫TensorFlow,比政府更幫到手。」

政府支援不足,行業發展緩慢,連本地專才也留不住。

「香港ecosystem不健康」

「香港人才要走不足為奇,因為香港都冇工做,香港的ecosystem不健康,」一說起這議題,湯復基滔滔不絕聊起來。

他說,一個健康、適合科技發展的生態,應包括大學研發中心、初創公司和跨國研發中心,「可是設立在香港的跨國研發中心是0」。「於是,有志者只得初創公司選擇,他們大概有10000人,然而初創公司有95%失敗收場,變相9500人冇工做。」

節錄自7月號《信報財經月刊》
Android揭頁版
iOS揭頁版
訂閱印刷版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