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3年10月16日

孔睿思(Russ Koesterich) 宏觀分析

環球銀行業好轉 美國更勝一籌

距離2008年金融危機至今已有5年,主要造成危機之一的美國金融體系,如今的狀況已復元不少。槓桿比率已明顯降低,而監管機構的詳細檢討也令美國金融體系現時的資金較充裕、風險較低。此外,我們目前所處利率攀升的環境,過去往往有助帶動銀行的盈利能力。這些利好消息亦促使我們調整看淡環球金融業的態度。事實上,由於主導環球金融指數的美國金融業展望轉佳,而我們預期利率明年開始將溫和上升,因此我們亦將金融業的投資展望由減持調高至中立。參考歷史,美國金融業的盈利能力增強與孳息曲線變得陡斜(誠如當前所見)息息相關。

另一邊廂,有兩大因素使我們將金融業的投資展望只調高至中立:

1. 歐洲銀行業仍需要大量的工作支持-相對歐洲銀行,美國銀行的狀況較佳,不論是資本重整或減債(去槓桿化)的進展均明顯較快。此外,就經濟規模而言,歐洲銀行業的槓桿比率顯著高於美國銀行業,意味著歐洲銀行的進一步減債將影響其盈利能力。再者,歐洲經濟較倚賴銀行借貸。在歐洲企業借貸中,有高達81%來自銀行及中介機構,反觀美國只有16%。在此情況下,歐洲經濟增長將受去槓桿化過程影響而放緩,拖累歐洲銀行的盈利表現。盈利方面,歐洲及美國金融業盈利能力之間的差距,不大可能在短期內收窄(美國金融業現時的股本回報率為8.2%;反觀歐洲只有4.5%)。

2. 旨在減低銀行體系風險的監管措施,將可能損害環球銀行業的盈利能力-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後,全球主要的市場均引入新監管措施,令銀行顯著提高持有資本,減低徵費收入,導致合規成本大增。基於當局寧願加強限制也要避免2008年的危機重演,因此嚴緊的監管措施很可能會持續。

這對投資者有何啟示呢?除了建議投資者對整體金融業維持中立取態外,我們認為行業中其實不乏個別機會。長線來說,以下是我們的取向:

• 選擇與投資銀行相比受不明朗監管前景影響較輕微的類別。例如美國零售銀行、美國地區銀行等。

• 偏向美國銀行多於歐洲銀行。展望未來,在資本要求可能提高,以及若干高風險盈利活動面對更嚴格監管甚至取締下,雖然全球金融業的利潤將遜於金融危機發生前,但相信美國金融業現時將較歐洲同業,更有能力應付這些轉變,原因是美國金融業的資本重整過程進展較快。根據其未來盈利展望,美國金融業現時的估值看來合理。

孔睿思(Russ Koesterich)

貝萊德及iShares安碩

全球首席投資策略師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