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系列的地緣政治事件,尤其是中美貿易糾紛的影響下,中港股市在2018年可算是處處碰壁。截至9月7日,三大中港指數(恒生指數、上證指數及深證成分指數)分別在2018年錄得-9.9%至-24.5%的表現,而恒生指數更是由1月尾的歷史高位(33154.12點),跌至26974.82點的水平。
雖然市場再次憂慮美國會否就針對中國2000億美元商品展開新一輪的徵稅計劃,不過近期亦有另外3個關鍵因素有望為市場帶來一定的穩定作用。
人民幣跌幅受控
在美國聯儲局加息的推動下,美元在2018年的表現強勢,為許多新興以及發展中市場的貨幣帶來不少衝擊。人民幣亦不能幸免,兌美元滙價曾一度在8月尾跌至繼2016年底的最低位。貨幣的持續弱勢,也加劇了中國資金流出的問題,中港股市亦因此受創。
市場普遍認為美國在2019年將會再度加息,不過人民銀行已在8月底因應人民幣的跌勢推出反周期政策。人民銀行曾經在2017年5月推出過反周期政策,而人民幣在政策推出後的6個月内一轉劣勢,兌美元滙價由政策推出前的約6.8水平跌至6.3左右。由此可見,人民幣近期的跌勢將會很大程度上受到控制,並且有機會收復部分失地。
内地推寬鬆措施
隨着中美貿易衝突持續升溫,有跡象顯示内地政府或可能將重點,從去槓桿轉移到維持經濟穩定上。我們看到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的1個月拆息,已從年中的約4%降低至現時的2.7%水平,增加了市場的資金流動性。
SHIBOR的下調並不意味着内地將會全面實施寬鬆政策,不過為了安撫市場憂慮及降低中美貿易戰對金融市場的衝擊,推出一定程度的寬鬆措施是合理的,也並不代表内地的去槓桿行動將會從此擱置。
企業中期成績理想
在中美貿易戰和人民幣大幅波動的雙重夾擊下,投資者往往容易忽視企業本身的業務發展及增長。大部分中港上市企業在過去一個月陸續派發中期成績單,在MSCI中國指數内的企業則平均錄得15%的按年盈利升幅,表現良好。不過由於地緣政治的影響導致投資氣氛受壓,中港股市並沒有反映出各企業不俗的業務增長,而MSCI中國指數的平均預測市盈率僅11.2倍,雖距離歷史低位有一定距離,不過依然相對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