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2月20日 即巿股評 港股直擊

【跨市博弈】2023年的人工智能泡沫

去年12月,ChatGPT開始在社交媒體上不脛而走。與此同時,一些與藝術相關的人工智能程式,如DALL-E 2也開始在 Instagram 和一些其他社交平台網站上得到熱烘烘的關注。一石激起千重浪,生成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以從未見過的方式抓住了大部分人的想像力。

現在,華爾街已經開始注意到股票市場對人工智能主題的關注,因為散戶投資者對人工智能的興趣正在乘風破浪。因此,幾乎可以肯定地說,大大小小的投資銀行都正在非常迅速地開始行動,為數十家公司製定基金、產品、IPO和其他相關的發展戰略。

顯然,這並不是什麼新鮮事,而是市場泡沫慢慢形成的一個部分。從倫敦南海泡沫事件(South Sea Bubble)、法國的密西西比泡沫(Mississippi Bubble)與荷蘭的鬱金香狂熱(Tulpenmanie),以至於 1800 年代初期運河股票的泡沫、1800 年代後期的鐵路股票或1900年代初期的石油和鋼鐵企業。股票市場一遍又一遍地重複這個過程,但投資者總是伴隨著健忘症,忘記這些泡沫通常是如何結束的——只有少數贏家、很多人的財富被毀滅。因此,以下幾點都值得注意:

一、泡沫不是憑空或無緣無故產生的。狂熱總是圍繞著一個令人如此無法抗拒的真理。記得在25年前科網泡沫前,許多科技專家預言互聯網所能夠做到的一切,現今都幾乎所有變成了現實。儘管互聯網實際上對世界的改變甚至比當初最看看的人想像的還要大,普遍人也低估了互聯網的影響,但納斯達克指數在2000年從最高點仍下跌了90%。事後來看,當天看好這個概念的投資者是正確的,但普遍人下注在錯誤的馬匹上,而且時機上是為時太過早。換言之,投資者可以相信AI的巨大潛力,但也應該相信大部分從事所謂AI企業的股票都不值得投資。

二、社交媒體上將充滿江湖騙子。顯然,很快會看到新一代的AI專家在互聯網上擁有大量追隨者,開始在YouTube 上播放節目和收費專欄以從這一現像中獲利。這些KOL對「人工智能領域」日常事件的看法將成為主流媒體、報紙和電視網絡的採訪對象,同時利用這種「媒體」影響力來推廣各種人工智能產品和平台;然而,這些近乎江湖騙子的 KOL 顯然沒有將受眾的最大利益放在心上。

三、金融機器正在啟動。坦白說,華爾街是這樣運作的:當投資者想買的時候,就把他們想買的東西賣給他們。這就好像當鴨子在嘎嘎叫時,就向牠們餵食飼料。這就是一眾投行最終獲得上百個SPAC、IPO及林林總總的加密貨幣的上市項目的秘訣。「害怕錯失良機」(FOMO)是自然界最可靠的可再生資源之一;換句話說,利用人性的貪婪,投資者將被AI IPO 和 AI ETF 塞滿,直到他們的肝臟變成鵝肝。

當狂熱消退時,就知道誰沒穿褲子游泳。在這個早期階段,讀者是否足以從失敗者中識別出 AI 贏家?

家族辦公室投資經理

徐立言(本欄每逢周一刊出)

www.facebook.com/hsulylab/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