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1年10月1日

【信報月刊】港版「共富」=鬥地主? 建制陣營倡進行「四次分配」

自從「共同富裕」成為中國第二個百年目標後,各省市紛紛響應,這股熱潮已經吹到來特區香港。以往奉行積極不干預的香港,貧富懸殊比內地更嚴重,其中一個原因是長期有兩個階級,業主與「無殼蝸牛」,除了三次分配外,甚至有建議應該進行第四次分配─解決房屋問題。--本刊記者李潤茵

在內地,官員熱烈討論「共同富裕」,因為那是繼脫貧後,另一個舉國目標。去年,中國已宣布消滅絕對貧窮,不過各地區之間,仍存在很大的「發展不平衡」,意思就是貧富懸殊。

香港如何?參考用來量度收入差距的堅尼系數,幾十年來持續攀升,2016年已達0.539危險水平,不獨在發達經濟中稱冠,從「共同富裕」角度來看,香港比中國內地更強差人意!。

在中央財經委員會上,國家主席習近平首次提出「三次分配」。簡單來說,首次分配是由市場按效率原則進行;再次分配則由政府側重公平原則,通過稅收、社會保障等進行;而三次分配,就是建基於道德力量,作自願捐贈。

相較中國,香港有現成配套,首先設立最低工資,再來為社會基層提供「安全網」,例如綜援。那三次分配呢?「慈善倒是香港優勢!」中銀香港經濟及政策研究主管王春新告訴記者。

既然如此,為何香港貧富差距仍大?王春新拆解箇中原因:「0.539的堅尼系數,還未包括房地產,包括的話恐怕超過0.7,一旦超過0.6,已有爆發革命風險。」

如果零三年買磚頭,無論住宅還是工商廈,持貨至今都已升值五倍,「相當於香港10年的GDP總量,比18年來香港380萬打工仔所有工資加起來多,也比18年來幾十萬企業創造的利潤多!」

然而,房地產所創造只是虛擬收入,王春新一針見血指出:「在『共同富裕』上,香港需要『四次分配』,即解決房屋問題。」他解釋,這與香港「超級滯脹」有關。

香港陷「超級滯脹」

「八十年代,銀行職員不需要大學畢業,也可以用工資在北角購買一個1000呎單位;現在,即使是三個大學畢業生都買不起!」王春新道出這個置業難的殘酷事實。

他解釋,有別於歐美國家,它們的滯脹,主要由超發貨幣引起,而香港呢?則是因為放任炒樓,導致樓價急劇上漲所致,「人均GDP其實是不斷增加的,從1985年至2020年,就增加了6.5倍,只是我們的收入,永遠跑不贏私樓升速,因為樓價上漲是21.2倍」。

一直以來,香港潛藏兩個極端階級,就是「一半人有樓,一半人無樓」,然而樓價高速增長,導致收入分配嚴重傾斜,這解釋為何需要「四次分配」,王春新表示。

原文請閱10月份《信報財經月刊》

訂閲揭頁版
下載Android揭頁版
下載iOS揭頁版
訂閱印刷版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