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每逢有朋友來訪,媽媽總會端出最好的茶具(the best china)招呼人客——我認為我們也要有『最好的中國』(the best China)。」英國著名漢學家、翻譯大師閔福德(John Minford)語帶相關道。「共產黨只是歷史長河中的短暫干擾,我相信邪不能勝正,人性的善良終會得勝。」--本刊記者 李澄欣
閔福德是公認的翻譯名家,曾出版多部中國古典名著的英譯本,與岳父霍克思(David Hawkes)合譯的《紅樓夢》是最權威的譯本之一。除了古籍,他曾翻譯也斯、西西、劉以鬯、金庸等香港作家的作品,是少數翻譯本地文學的西方學者。為何看得起香港文學?他詫異道:「天啊!你在說什麼?香港文學很有價值。我非常欣賞也斯,他是中國詩人的繼承者,常使我想起白居易,他病逝讓我很難過。西西是世界級作家,我曾參與她第一本英譯《像我這樣的一個女子》,《縫熊志》也是一本奇書。我正在翻譯劉以鬯的《酒徒》,作品寫於六十年代末,簡直瘋狂,太精采了!要是他在大陸寫,大概已被收監!」
外人輕看香港文化,連香港人也妄自菲薄,叫這位漢學家汗顏。「你知道嗎?香港人口是紐西蘭的一倍,歷史長度跟紐西蘭相若,都超過150年歷史。香港當然擁有獨特的性格,有自己的歷史、文化和價值,這是無可否定的。香港正成為『最好的中國』,是中國最重要的部分。」
閔福德經手的當代文學集中在港台作品。他1982年加入中大,曾與上司宋淇一起翻譯北島和顧城的詩集,但九十年代開始不染指大陸文學,背後埋藏着文化人的傷痕。「我曾經着迷大陸當代文學,八十年代對作家是美妙時代,譬如有朦朧詩。但1989年六四之後,中國年輕作家不是身陷囹圄,就是逃亡海外,令人痛心疾首。我不忍目睹那個慘況,也看不見當代文學的將來,於是刻意回歸古典文學。」他自此埋首古籍,而且愈來愈久遠:《聊齋誌異》、《孫子兵法》,以及最近出版的《易經》,目前正翻譯《道德經》。「我將自己留在往昔,留在最美好的中國。」
《信報財經月刊》
Android揭頁版:https://bit.ly/hkejmonthlyandroid
iOS揭頁版:http://bit.ly/hkejmonthly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