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在今年年初反彈之後,開始連續4個月下跌。最近差餉物業估價署發出的樓價指數,8月為339.2,差不多去到2022年12月的低位334.7。觀看近期二手市場成交,亦不時出現蝕讓個案,單單9月已經錄得的數十宗二手蝕讓個案,一般賬面蝕達10%至20%,個別半新盤由於在2019年高峰時入市,蝕讓幅度更高達30%,樓市前景堪憂。市場持份者大多倡議政府取消樓市辣招,最低限度都要有適當的減辣。
所謂辣招,就是買賣住宅樓宇的特別稅項。香港政府分別於2012年10月和2013年2月推出兩輪特別管理措施,包括15%的買家印花稅(BSD)、從價印花稅(DSD),以及增加私樓交易徵收的額外印花稅(SSD),目的旨在壓抑樓價。之後在2016年,更提高從價印花稅至樓價的15%,使外來買家需要支付高達30%印花稅。
雖然辣招推出之後的10年,差餉物業估價署的樓價指數仍然由163.7上升至歷史高位的398.1,表面看似乎辣招對壓抑樓價沒有什麼效果,但筆者相信樓價的上升是供求因素所影響,如果沒有辣招,樓價上升的幅度會更加驚人。
不過,辣招始終是不符合常規的臨時措施,總有取消的一日。時移世易,10多年過去了,很多推動樓價上升的因素現在都在相反運行,樓價不單難以上升,要維持在現時這個高位不大幅下跌,亦有一定困難。現在可能是檢討辣招的最佳時刻。
最近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亦在公開場合認同目前樓市與引入辣招時的景況有分別,同意「政府會採取務實態度不斷檢視(辣招)」。政府今個財政年度在印花稅及賣地收入都大幅低於預期,辣招的調整應當可以刺激樓市的交投量,從而增加印花稅,以保障庫房的收入。
檢討及變更辣招,可以是多方面的,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一刀切全面取消。不過,筆者認為,這未必是一個好的方案,因應事實情況而酌量取消部分,或者修改部分辣招相關的稅項,應該可以更加健康的推動樓市的運作。
另外,政府亦可以寬減其中一些辣招稅項以配合其他政策,例如減免引入專才置業印花稅,應該對搶人才有很大的幫助。又或者放寬對樓換樓市民徵稅的限制,以鼓勵住宅樓宇的成交量。
發展商與相關地產業界多要求一次過「撤辣」,指出樓價持續下跌不單止會拖累香港整體經濟難以翻身,更可能影響銀行體系。不過,筆者更加建議辣招的取消應該按部就班,配合不斷變遷的經濟環境與樓市,這樣才能符合所有持份者的期望。況且現時市況十分疲弱,外圍政治和經濟因素都極度負面,一刀切取消全部辣招稅項,亦未必能夠對樓市產生很大的推動力。
余錦雄
香港測量師學會前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