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新盤開售,一對成功揀樓的新婚人士表明,首期由女方父親支付;也有機構調查,近10年67%的首置家庭都有家庭資助入市,金額平均逾180萬元。究竟大量上車客需要家庭財政支援才可入市是否好事?
一如世上眾多事情,同一件事由不同的視角觀察,可以得出完全不同的結論。大比例的首置上車客不能單由自己儲蓄,而是需要家庭資助才可入市,由較負面的角度看,似乎在印證樓價過高、需要多於一代人的財力,買家才可達成置業目標。
據有關調查,有家庭支援入市個案,家庭平均資助金額逾180萬元。以調查上車客平均年紀31歲計,估計家長也在50開外,離退休不遠。將大量現金用於支援子女置業,可能會影響退休後的財務情況。如果資助金額佔家庭儲備的比重較大,也有風險過於集中於特定資產的問題。
不過,由較正面的角度看,現實中較大比例的上車客有家庭資助,代表市場上各種比較樓價(或按揭額)與家庭收入的統計,在得出「負擔太重」的結論時,可能對現實欠缺了解。當我們比較一對新婚夫婦的收入、他們要購置的物業價格(又或家庭收入中位數,相對於一般上車物業價格)時,可能會輕易得出樓價難以負擔、價格偏離家庭負擔能力、甚至樓市有泡沫之類的結論。
惟現實是香港經濟由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起飛,不少家庭都累積一定財富。此類家庭資助子女入市,事實上會大幅減少置業者的實際負擔。此類資助的普遍存在,可能是近十幾年樓價長期跑贏薪金升幅的一個主要原因。
當然,以上討論的是「家庭有能力,而且願意資助子女入市」的個案。對於那些家庭無力或不願資助,又有意置業的準買家來說,便是另一個故事──沒有家庭資助,可能真的要花近10年,才可儲足首期。對他們來說,香港樓價難以負擔,仍是一個不得不接受的現實。
葉敬誠
宏亞按證助理副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