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本欄提及樓市黑天鵝,其中之一是土地政策可能有變化。話不旋踵,政府即宣布,將以《收回土地條例》收回3幅地皮作住屋發展。相關地皮會發展公營房屋,對私人用地暫時沒有直接影響,但見微知著,可以預期土地供應不足的情況,將慢慢改善。
3幅被收回的地皮規模不算大,估計總共只可興建1600個單位,而且全部用作興建公營房屋,似乎對私樓市場的直接影響不大。也有意見認為,由2019年《施政報告》表示會動用條例收地,說了2年才有3地的收回工作展開,更要待2023年才正式完成手續,簡直是雷聲大雨點小。
不過,這次始終是2019年提出以《收回土地條例》收地之後,首次動用此把收地的尚方寶劍,意義重大──今日可以收回3幅細地皮發展公屋,他日程序走熟,也一樣可以收回其他農地發展。幾家在新界有大量農地儲備的發展商,如果要減少土地被低價回收的風險,可能便要自行加快與政府討論補地價及土地發展。
上星期另一個預示土地供應增加的端倪是,前特首梁振英在社交平台開腔,重提將部分郊野公園撥作房屋發展的建議,更特別指明有關建議在政府換屆後告終。坊間一直盛傳他有意再選特首,這次重提在任時發展郊野公園的建議,部分分析更看成他變相提早拋出政綱。
另一位一直被視為有意問鼎特首位置的行會、立會雙料成員葉劉淑儀,也在訪問中批評現屆政府土地政策不濟,例如土地共享計劃推出一年仍是零申請。
兩位可能入閘競逐的人士先後就土地政策發言,可能是巧合。但細心想想,其實下屆特首選舉的政策議題不多:政制發展已不必多言,經濟措施較易引起市民支持的,不外乎增加土地供應。
下屆入閘的準參選者,可能會在房屋土地議題鬥開支票。現屆特首如果有意連任,大概也要在餘下的任期在土地問題上有所作為,避免房屋土地政策為成被批評的弱項。
左看右看,政府會加快土地供應似乎合理預測,問題只是規模及速度尚待觀察。在樓市升溫之際,市場似乎不認為政府可會成功大幅增加土地供應,或者會認為土地增加,一時三刻也不會影響現樓樓價。但由過去不少內地官方學者判斷樓價高是香港社會怨氣的主因,港府大增土地供應的可能性,其實不容低估。
葉敬誠
宏亞按證助理副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