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輸及房屋局今早公布,截至6月底,未來3至4年一手私人住宅單位數量降至9.2萬個,較3月底減少3000伙。
中原地產研究部高級聯席董事黃良昇指出,供應量屬近17個季度低位;按季減少3000個,反映受到疫情打擊,工程進度受阻;同樣,疫症拖累新盤銷售進度,未來新屋供應開始下調,是一種市場自我調整。展望今年下半年,未來新屋總供應數字有機會跌穿9萬個的水平。
已批出土地仍未動工的新屋,按季減少5000個,至2萬個,屬近6季低位。展望數字持續下跌,向下迫近1.7萬個的低位。
雖然疫症拖累售樓進度,發展商仍然積極售樓,減輕存貨積壓。建築中已售出的新屋(樓花)按季減少2000個,至1.3萬個,近5季低位。展望數字持續下降,迫近1萬個的水平。另外,未售出現樓微升1000個,至1.1萬個,數字近13年按季新高,卻不算嚴重。貨尾積壓存在,卻沒有擴大跡象。展望數字將會穩定下來。
今年上半年,私人住宅施工量8100個,估計全年接近1.8萬個。上半年新屋落成1.14萬個,估計全年有2.2萬個。
美聯物業首席分析師劉嘉輝指出,近兩年賣地計劃可興建的單位明顯減少,相信全年施工量難以大幅增加;加上近期疫情再度爆發,或多或少影響施工,因此估計今年全年施工量將未及1.8萬伙水平,較過去兩年為低。
落成量方面,同樣按季大升,今年第二季錄7600伙,按季大增逾1倍,單以上半年計算,已合共約1.14萬個單位落成。不過,近兩年賣地計劃可興建的單位減少,加上受疫情影響,預料影響項目發展進度,相信有部分原先估計今年落成的項目會順延至明年才竣工。相信今年落成量最終約1.8萬伙,低於差估署預測。
隨着供應減少,加上疫情影響,劉嘉輝預期,今年新盤銷售量將未及去年全年約1.86萬個單位。
利嘉閣地產研究部主管陳海潮表示,官方樓價指數升幅顯著收窄,預料疫情第三波困擾下,短期樓價將續受壓。下次公布的7月樓價指數仍會受壓,主因是雖然6月下旬疫情稍見好轉,當時政府較大幅度放寬限聚令,但相關利好因素卻被7月初爆發的第三波疫情完全抵消,故料7月樓價指數會再跌0.5%。不過,相信第三波疫情的真正影響會反映在8月的數字,屆時樓價跌幅恐擴至2%。
他預料,第三季樓市將持續受疫情牽制,樓價較受壓,惟在用家主導的市場,加上有辣招掣肘下,亦不見得會出現恐慌性拋售的情況,樓價難以大幅下跌;反之,若疫情在第四季得以受控並轉緩,樓價亦將出現報復式反彈,全年樓價表現暫未至於太悲觀。
香港置業行政總裁李志成表示,已批出土地可隨時動工項目(熟地)的單位數目為2萬伙,按季減少兩成,創近6季新低。熟地減少相信與政府賣地減少有關。
至於第二季私人住宅施工量為7200伙,較第一季的900伙增加7倍,創近3季新高。不過,首兩季施工量合共有8100伙,未及去年全年1.85萬伙的一半;而第二季私人住宅落成量為7600伙,按季增加逾倍;首兩季落成量合共則有1.14萬伙,佔政府預測的全年落成量20854伙約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