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結香港基金副總裁葉文祺於港大一個講座上表示,本港樓市撤辣後「量升價跌」,5月成交量達3618宗,創近年單月新高,但樓價下行走勢持續,相信未來幾個月發展商會繼續減價去貨。
葉文祺指出,本港按揭利率自2022年中開始攀升,供樓的財務成本高於租金收入回報,潛在買家並不確定息口何時回落,故用家趨向由買轉租,投資者亦寧願做銀行定存;儘管近年大量新香港人湧入,他們大部分都傾向買新樓、尤其是地鐵上蓋物業;然而,對入市持觀望態度,因為未知樓價跌勢會否完結。
他續稱,租賃市場方面,來港留學生穩定增長;加上外來人才及勞工,都帶來住屋需求,但他們以租樓為主,並推動去年以來租金指數上升一成;至於買賣市場,需求量持續低於落成量,發展商面對高庫存正積極清貨,以便回籠資金應對沉重的財務成本。
二手市場方面,全港68%業主的年齡在50歲以上;其中,50至59歲業主中有65%已供斷物業,60歲以上的業主更有86.4%供斷物業,而且不急於放售單位,故二手供應量少。
出席同一場合的房屋署署長羅淑佩再被問及青年上樓問題時表示,近年不少學子年滿18歲便申請公屋,認為「得公屋得天下」能成為「人生勝利組」,但有違公屋協助低收入人士解決房屋問題的原意,而且公營房屋也不應該是這些剛成年的少年人目標,他們年紀尚輕,可能要入息不超出限額長達10年才有望獲派公屋,並非合適做法,重申當局會積極考慮推出措施協助青年購買資助出售房屋,讓他們早日踏上置業階梯。
談及非本地學生的房屋需求未能滿足,葉文祺表示,非本地學生的房屋需求量大並已成為熱門話題,現時本港的相關政策力度不及其他地區,近年有關需求主要以長租酒店及青年宿舍等渠道解決,但疫情過後旅客重新訪港入住酒店,令這類供應減少,故建議在私人市場上,容許更多企業如同院校宿舍的做法,可在政府、機構及社區(GIC)用地興建青年宿舍等,應可增加相關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