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量聯行的《粵港澳大灣區:香港地產市場投資機遇》指出,大灣區的發展將帶動本港各類物業市場的需求;然而,長遠而言,香港需要更努力維持其區域核心地位。
仲量聯行董事總經理曾煥平表示,大灣區一體化預計將有助塑造及加快整個地區的地產市場發展,消除貿易、資本、資訊及人流動的障礙,可令各行業發展更蓬勃。更大的經濟體及市場將為企業提供更多增長機會。
香港金融及專業服務業將直接受惠於政府擴大市場的計劃,以及供應結構化經濟改革,將帶動對香港寫字樓的需求上升。近年,愈來愈多從事金融、保險、地產及商業的大型外資公司遷離中環。
整體而言,仲量聯行預期,至2023年底,約88%的新寫字樓供應將會坐落於非核心商業區。因此,有最多金融、保險、地產及商業租戶的非核心商業區,例如港島東、黃竹坑及九龍東,預期將最受惠於大灣區發展。
仲量聯行研究部主管馬安平表示,不少外資投資銀行、會計、保險、專業服務,以及近期的律師行,現已遷往非核心商業區,預期市場擴張下非核心商業區將最為受惠。
面對更多跨境投資渠道的開放,相信更多內地企業將尋求在當地市場以外的地區擴張業務,從而帶動來自內地企業的長遠寫字樓需求。雖然這類需求主要集中在中環寫字樓,但過去12至18個月,愈來愈多內地企業考慮從核心中環遷往金鐘等鄰近地區。由於中環寫字樓空置率極低,中資需求最終會進一步擴散。值得一提,內地企業佔中環寫字樓租賃數目由2011年的18%飆升至2017年的近50%,儘管比例於2018年回落至27%,但綜觀過去10年仍呈現上升趨勢。
跨境連繫進一步改善,將為香港帶來更多即日來回的旅客,個人護理用品、飲食及藥房的零售商將會受惠。
馬安平預期,隨着內地品牌擴展國際市場,將有更多內地品牌在港成立分店,將主要集中在香港的四大傳統購物區,或擁有更大國際旅客客群的機場或東涌等區域物色舖位。
中央政府目標促進大灣區內跨境人流的便捷流通,將提升鄰近邊境的地區對需要往來華南地區工作的人士的吸引力。
同時,香港優質的醫療服務及教育將繼續吸引內地的超高淨值人士遷入。華南地區的超高淨值人士數目於過去3年增加23.7%,至21680人。超高淨值人士湧入將帶動香港豪宅需求上升。
集中發展創意及科技的方向,將刺激更多高增值產品的生產及運送,預料不少會經香港運送。這將帶動貨倉的需求,尤其是香港西面鄰近港口的荃灣及靠近機場的地區。
馬安平表示,香港為營運業務的理想地點,令香港在大灣區擁有天然的競爭優勢;然而,區內其他城市發展極為迅速,若香港要在大灣區維持領導地位,需要在自身的經濟發展中投資更多,這將需要投資新行業,以及確保長遠有足夠的土地支持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