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5年1月24日 即巿股評 港股直擊

【EJFQ信析】歐股炒減息破頂 惟滙價跌無着數

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史上最大規模的AI基礎建設項目「星際之門」(Stargate),包括甲骨文(Oracle)、OpenAI和軟銀等3家科技巨頭打算4年合共投資5000億美元,華爾街懶理計劃被「首富」馬斯克質疑錢從何來,周三(22日)再度破頂,標普500指數首次攀越6100點,收報6086點,納指也重上兩萬關。

歐洲股市同樣牛氣鼎盛,受惠成份股adidas績優刺激股價飆6%,德國DAX指數周三刷出21330點及21254點的日中和收市紀錄,帶動歐洲STOXX 600指數亦跟隨破頂見530點,兼連升6個交易日。

剛出爐的美國銀行1月份調查報告顯示,全球基金經理對歐洲股票配置錄得近25年來第二大增幅,從「低配」(underweight)佔比達22%,改為1%指出「超配」(overweight),反觀美股超配比例由歷史高位36%降至19%,多少代表資金「美轉歐」的輪動。

歐洲經濟龍頭德國去年國內生產總值(GDP)萎縮0.2%,在七大工業國(G7)中「墊底」,計及2023年倒退0.3%,已連續第二年呈負增長,屬1950年以來首見,經濟形勢相當嚴峻。另一方面,該國即將於2月23日舉行大選,現任總理肖爾茨勝出呼聲暫落後基民黨(CDU)黨魁梅爾茨(Friedrich Merz),政局面臨洗牌危機。

政經皆不明朗,德股卻逆勢上揚,主要原因是投資者憧憬歐洲央行(ECB)以更快、更大力度減息阻止經濟失速。歐央行行長拉加德日前表示,區內通脹正邁向2%目標,估計今年維持循序漸進地放寬貨幣政策;近日亦有多名官員透露,數據反映央行可能未來每次會議都將減息,預料全年再調低基準利率3至4趟屬合理。

歐洲利率下行幾乎是板上釘釘,對股市卻絕非吉兆。附【圖】所見,歐央行2001年5月和2008年10月兩次大型寬鬆周期(以利率由4厘左右下調計算,2011年僅從1.5厘開始,故不在此列),期間歐洲STOXX 600指數分別自頂峰插水66.15%及60.28%(收市計),足證央行積極放水,歐股隨時陷入熊市。

更重要的是,減息預期正導致歐羅滙價再現貶值趨勢,歐羅1月13日曾挫穿1.02美元關口,見1.0178,屬2022年11月後新低,與去年高位1.1214美元相比,勁貶9.24%。滙兌可能造成的損失不宜忽視,以DAX指數為例,去年9月迄今累積進賬11.88%,較標指同期升幅6.17%,多出接近一倍,但若按美元計價迅即「贏變輸」,回報率僅4.44%。

換句話說,儘管歐股勢如破竹,不讓華爾街專美,惟考慮到當地經濟前景黯淡,加上滙率傾向貶值,現水平高追風險非輕,稍一不慎恐遭遇股滙雙殺。

信報投資研究部

立即試用EJFQ 盡覽獨家內容

放大圖片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