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4年6月24日 即巿股評 港股直擊

【跨市博弈】重新定義市場估值

在過去的十年,金融市場的估值就像走鋼索的藝人,在低利率和貨幣寬鬆的保護網下,勇敢地在高空中前進。市場似乎找到了一種新的平衡藝術,即便是在搖搖欲墜的高處,也能夠保持驚人的穩定。

自2009年以來,零利率和大規模財政支持共同編織了這張大網,使得市場回報自那時起增長了50%。這就像是股市中的魔術師,不斷地從帽子裏拉出看似不可能的兔子。然而,每位表演者都知道,每一場表演總會有終結,市場的高估值總是會面臨平均回歸的考驗。

歷史數據提供了一面鏡子,反映了從1871年以來的市盈率中位數如何從15.04倍爬升到今天的23.70倍,似乎在告誡我們,市場的高度已經遠遠超過了安全線。雖然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Robert Shiller編製的「經周期調整市盈率」(CAPE)達到了33倍的驚人高度,但這並不意味着市場無法更高飛,只是風險和回報之間的天秤已經嚴重傾斜。

讓我們不必過度恐慌,市場的一個常態分佈的「鐘形曲線」告訴我們,完全崩潰的可能性極低,只有0.14%。也就是說,與其準備末日生存包,不如理智地面對這場高空走鋼索表演。

面對這樣的市場環境,投資人該如何因應?首先,深呼吸,然後記住:短期內,估值是一個糟糕的回報預測器。這就像是預測明天會不會下雨,而忽略了整個季節的氣候模式。

長遠來看,雖然目前的高估值可能預示着未來回報的減少,但這並不意味着接下來十年我們只能在股市中體驗「荒年」。歷史告訴我們,市場總是有起有落,而聰明的投資者會在低谷時買入,在高峰時賣出。

金融市場是一個不斷變化的舞台,每一次走鋼索都是對投資者勇氣和智慧的挑戰。儘管市場估值可能已經永久上升,但這並不是說未來沒有機會。市場的舞台夠大,既能容納熊市的低迷,也能舞出牛市的狂歡。如同一場無止盡的舞會,市場總會在高低之間找到平衡。而我們,身為參與者,只要隨着音樂節奏,適時地調整自己的舞步。

家族辦公室投資經理

徐立言(本欄每逢周一刊出)

www.facebook.com/hsulylab/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