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4年6月21日 即巿股評 港股直擊

【EJFQ信析】LPR企硬穩人幣 M1大跌不利A股

中國人民銀行昨天公布,6月份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維持不變,一年期LPR連續10個月處於3.45厘,5年期以上LPR為3.95厘,近4個月皆未有改動。

內地5月份出口與零售表現均略勝預測,服務業採購經理指數(PMI)亦創去年8月以來新高,意味宏觀經濟復甦勢頭靠穩,人行短期內並無「放水」(減息或降準)的迫切性。此外,當局救樓市,5月中宣布取消全國首套住房和二套住房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下限,令一向與其掛鈎的LPR是否調低,實際作用變得有限。

當然,對減息態度審慎的另一重要考量是「護價(滙價)」,尤其人民幣近日偏軟,在岸價(CNY)兌美元已連續5個交易日刷新今年低位,離岸價(CNH)昨天更貶至7.2877,屬逾7個月最弱,也促使人行於利率政策上不想輕舉妄動。

以減息刺來激經濟始終未有行動,就連周三(19日)開幕的上海陸家嘴論壇,財金官員公布多項利好政策,內地股市也不為所動,主要指數昨續尋底,滬深300指數收報3503點,挫25點(0.72%),6月至今下滑76點(2.14%),連同5月份錄得0.68%跌幅,「五窮六絕」今年恐應驗在A股上。

中國5月份狹義貨幣供應(M1)上周出爐,按年跌幅擴大到4.2%,屬人民幣1994年浮動滙率制度改革後最差,預料將對資產價格(特別是股市)帶來顯著壓力。

附【圖】所示,內地M1按年變幅與滬深300指數關係密切,過去5年間相關系數達0.6,當M1下行,A股一般較弱。換句話說,倘若M1短期內未能由跌轉升,A股反覆向下的機會便較高。

另一方面,儘管上月廣義貨幣供應(M2)按年增速減慢至紀錄低位的7%,與M1的差距達11.2個百分點,為2021年後最闊。理論上,當M1增速低於M2,普遍反映民間投資對經濟前景抱持悲觀態度,傾向把資金存放在銀行收息,從側面印證散戶情緒偏淡。事實上,滬深兩市融資(孖展借貸)及融券(借貨沽空)的「兩融餘額」近兩個月僅處1.5萬億元人民幣水平,可見投資者信心真的一般。

從技術角度看,A股已到達關鍵時刻。滬深300指數連續第二日收低於200天線,3條短期平均線順序向下排列,加上14天相對強弱指數(RSI)維持在中軸下方運行卻未屆超賣,短線尚存下行風險,年初至今伸延上升通道底(迴歸線減兩個標準差)近3500點關,為現階段最後防線。

信報投資研究部

立即試用EJFQ 盡覽獨家內容

放大圖片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