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投資世界中,「價值投資之父」的班傑明.葛拉漢(Benjamin Graham,1894-1976)的淨淨(Net Nets)投資法是價值投資策略的經典。然而,當這個理論應用於全球範圍內的投資時,其多元化程度的建議便顯得尤為複雜。畢竟,就是葛拉漢本人在實踐中持有超過100隻股票,而他給予普通投資者的建議卻是持有10到30隻股票。這一差異揭示了投資策略中個人化與多樣化的平衡藝術。
在這個永恆的多元化討論中,我們可以看到查理.芒格(Charles Munger,1924-2023)和華倫.畢非德(Warren Buffett)的巨大對比——芒格提倡的是極端集中的投資組合,而畢非德則是適度集中。然而,沃爾特.施洛斯(Walter Schloss,1916-2012)和彼得.林奇(Peter Lynch)等人則偏好較大規模的多樣化。這個差異讓我們深思,究竟是什麼塑造了他們的投資決策?
顯然,投資人在選擇多元化程度時,不只是考慮投資風格,更是反映自己的個性和風險承受能力。一個合理的多元化水平應能使投資人即使在市場波動時也能保持冷靜,避免因個別股票的短期表現而做出衝動決策。
在我的投資實踐中,我採取了一種機會成本的方法來平衡我的投資組合。這種方法要求我對每隻股票進行定期的比較和評估,以此來確定哪些投資具有最佳的回報潛力。我的投資組合由三種類型的股票構成:1) 長期持有的核心優質企業;2) 估值合理的大型股票;3) 市場低估的折價股或特殊情況的股票。每一類都根據其預期的回報和風險水準來分配投資比重。
投資的本質是一門藝術,而非一門科學。儘管每位投資者都採用了不同程度的定量方法,但最關鍵的是他們都找到了與自己個性相匹配的多元化水平,並在長期內都實現了超越市場平均水平的回報。投資組合的多元化並沒有統一的標準答案,關鍵在於投資人能否找到那個讓自己既能睡得安穩、又能保持理性決策的「舒適圈」。
在當今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市場中,或許我們該從葛拉漢、畢非德、芒格等投資大師身上汲取靈感,構建一個既能反映個人獨特投資哲學,又能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的投資組合。畢竟,在尋找投資成功之路上,靈活性和適應性往往勝過死板的規則。
家族辦公室投資經理
徐立言(本欄每逢周一刊出)
www.facebook.com/hsulyl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