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7月20日 即巿股評 港股直擊

【周期論勢】美股更重要的考驗

經驗豐富的交易員往往習慣讓自己往前想多一步。

在目前一個財經資訊多到氾濫的時代,有沒有反思過,幾乎絕大多數的資訊都屬於過去了已經發生了的事件。

經驗豐富的投資者經常説,不要看倒後鏡開車啊!

以港股期指爲例,最大的特性就是習慣提前反映,反向操作。

當打開電視見到美股大跌或者大升,港股開盤之後往往喜歡反其道而行。

美股大升股評歡天喜地之時,港股其實夜期一早推高,只等現貨開盤高開收割韭菜,結果出現高開低走甚至倒跌的情形特別多。

Daytrader即日炒期指對於這種走勢往往心照不宣會心微笑。

由於不同時段會有不同的參與者每日幾乎相同的時間做類似的事情。

人類就是這樣一種喜歡遵循規律的動物,這就是traders善加利用獲利的地方。

前面有關於「時間交易系統」的文章,不再重複。

本篇文章是想帶出,我們都知道美國通脹「爆錶」,美國聯儲局各位官員個個好齊心都想拼命地加息,同時歐羅兌美元終於跌破1算水平。

大家在想著加爆息的表現,聰明的投資者卻往前想多一步,急於加息是不是爲了早日完成KPI,因爲往後恐怕難以快速加息呢?

表面證據支持加息,可是CPI和失業率兩個滯後數據,我們都知道佔CPI大比重的油價見頂大幅回落,同時由於經濟數據暗淡,未來失業率預期只會有升沒有降。

這麽説來,猛加息之後的加息預期應當是遞減的。

那麽歐羅美元跌破1算反倒是「反其道而行」炒反彈之時。

近期美國科技股表現較佳也是有這個原因,經濟下滑通脹回落,有利於科技股超跌反彈。

那麽是不是今年的這場資產價格下調就此完成呢?

往前想多一步,美國貨幣政策除了用價格工具即利率之外,還有數量工具也就是印錢QE。

在考慮今年股市走勢時,我就提出和强調過今年唯一的確定性就是加息和縮表。

現在加息是已經走得差不多了,縮表呢?是不是也在路上了。

每周我都會查看美國聯儲局的資產負債表,是否存在縮表。

答案是,從4月份開始美國聯儲局的確正在逐步縮減資產負債表,下一個階段,縮表,已經開始了。

本身加息周期不利於資產價格表現,但並不絕對,在歷史上因爲經濟擴張導致通脹還是比衰退要好,除非出現石油危機。

可是縮表不一樣,從08年開始一連串的印錢,事實上推高了資產價格。

在過去縮表的時期裏面,又的確出現資產價格大跌大幅波動的情形。

所以,美股真正的考驗才將會開始。

當流動性轉弱之後,市場不一定會馬上有反應,始終這不是利率那種定價工具。

我認爲更多的是影響尾部風險,也就是市場在遇到有利淡消息或走勢不好的時候,很容易掉入流動性陷阱,也就是類似熔斷事件出現斬倉的螺旋式放大。

這是未來股票投資者,甚至所有資產的投資者需要面對的,就是對於「下跌」的預期要提高很多,因此影響了預期回報。投資者將要求更低的價格來補償這種預期回報的回落。

編按:作者施華格(Jack),時易網創辦人。曾任家族信託基金的投資組合經理、大行操盤手,鑽研循環周期、江恩理論、波浪理論超過10年,把理論融入實戰,擅長捕捉市場轉角,他會逢周三開市前於【周期論勢】分享市場看法。

放大圖片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