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主要指數上星期五全線捱沽,道指單日插水2.82%,是2020年10月以來最差,按周計算,道指跌了1.85%,標普500指數及納指分別下瀉2.75%和3.83%。
美股暴挫,跟聯儲局主席鮑威爾「鷹氣十足」的言論有關。鮑公上周四參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央行官員小組研討會時強調,將運用一切貨幣政策工具,令通脹回落至2%的局方目標,並首次提到考慮採取「前置部署」(front-end loading)行動,明言於5月會議加息0.5厘已擺放在桌上(50 basis points will be on the table for the May meeting);他又讚揚上世紀八十年代聯儲局前主席「鷹王」伏爾克(Paul Volcker)降服超級通脹的功績。
目前美國通脹高燒,3月份消費物價指數(CPI)按年勁升8.5%,連續3個月創約40年新高,但聯儲局延至3月中才上調利率0.25厘,早就被抨嚴重落後形勢;鮑威爾現在提出「前置部署」貨幣政策,意味他要與通脹或市場「爭先」。「新債王」岡拉克(Jeffrey Gundlach)於CPI數字公布後表示,美國通脹可能已經見頂,卻又認為物價上漲是聯儲局的最大挑戰,顯然是估計局方仍有壓力以加息平抑物價。
鮑威爾上周亦指出,通脹或於3月觸頂,惟局方不會考慮這個「可能性」因素,將透過持續調高利率,加快把貨幣政策推向中性甚至偏緊水平。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對付近乎失控的通脹,聯儲局的職責還需要維持經濟平穩增長及最高就業率。伏爾克當年把聯邦基金利率提升到20厘,才成功把高達11.6%的通脹壓下,代價是經濟深陷衰退,失業率攀至接近11%,即是超過一成就業人口丟了工作。面對今年11月國會中期選舉,鮑威爾是否「被容許」摩打手大肆加息,實屬疑問。
退一步講,《紐約時報》圖表顯示,自1945年以來,經濟衰退與熊市往往如影隨形,標指在熊市結束前通常要暴跌40%到50%。鮑威爾單單「放風」準備更大幅度加息,已令標指急挫,預期華爾街將成為「前置部署」貨幣政策(包括加息和縮表)的障礙。
返回港股,中國人民銀行降準0.25個百分點周一生效,A股卻顯著下跌,恒指以20284點開市隨即反覆尋底,一度瀉至19784點的3月16日後新低,收報19869點,挫769點。
附【圖】所示,恒指悉數補回3月17日的巨型上升裂口(20120點和20786點),過去半年累積的成交量密集區底19750點恐再受考驗。
恒指五連跌合共下滑1649點(7.66%),短線相當超賣,但直到EJFQ系統弱勢股指數回落之前,相信恒指反彈至成交量密集區頂20450點已有阻力。
信報投資研究部
立即試用EJFQ 盡覽獨家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