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2月17日 即巿股評 港股直擊

【EJFQ信析】油價貴控疫嚴 掣肘內航反彈

俄羅斯與烏克蘭的軍事危機稍為降溫,恒指昨日顯著高開262點,初段升幅擴至373點,以接近高位的24718點收市,漲363點,成交金額減少至僅1017億元。參考信報EJFQ分類,25個板塊中以「酒店/消閒」最強,航空股也排前四,顯示旅遊相關股份獲青睞。

本港新冠疫情急劇惡化之際,歐美Omicron病毒肆虐高峰期漸退,多個國家陸續解除封鎖,放寬限制措施,市場預料全球航空客運量有望逐季好轉。中國疫情亦相對輕微,在堅持「動態清零」防疫政策下,仍然嚴格規管出入境人流,因此內地航空業並未完全恢復。

自2019年底爆發肺疫後,環球航空客運市場在2020年呈斷崖式暴瀉,至2021年出行情況按年有所增長,加上低基數效應,國際需求每月以約4個百分點的速度復甦,惟按照客運收益公里(Revenue Passenger Kilometer, RPK)計算,整體需求仍較2019年爆疫前大跌58.4%。

根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資料,如劃分為國際和本土航線統計,2021年各國實施不同程度的入境限制,國際客運需求跟2019年相比銳減75.5%,以可用座公里(Available Seat Kilometer, ASK)計算的運力大瀉65.3%,載客率挫24個百分點,至58%。境內航班受創相對細一些,客運需求與運力分別只較2019年回落28.2%及19.2%,載客率跌9.8個百分點,報72.3%。

再看內地航空市場,受惠控疫效果理想,境內客運2021年需求跌幅低於全球整體,惟比起2019年仍挫24.4%;可能因為運力僅減少8.9%,全年載客率表現略差,較2019年下降14.4個百分點,至70.2%。

附【圖】所示,2021年內地民航客運量尚未重返2019年的正常水平,三大航企均預警全年業績「見紅」,東航(00670)預計虧損110億至135億元(人民幣.下同);國航(00753)要蝕145億至170億元,南航(01055)料虧113億到128億元,兩者都多於2020年。不過,三大航空股有本地需求支撐,2021年整體旅客周轉量才不致走樣,當中東航按年增1.4%,南航由於主基地廣州仍受零散疫情衝擊而下挫0.66%,國航因國際航線佔比相對高,錄得4.7%跌幅。

總括而言,中央維持「動態清零」策略,對人員入境採取嚴格管控,預期將繼續窒礙民眾出行意欲,影響國際商務及旅遊航空需求,單靠國內線業務勢無法「回到疫前」。另一方面,油價按年飆逾50%,推升營運成本,航空公司更難扭虧,或會限制三大航空股進一步反彈的空間。

信報投資研究部

立即試用EJFQ 盡覽獨家內容

放大圖片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