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1年8月27日 即巿股評 港股直擊

【價值工房】創興銀行私有化造就多贏局面

新冠疫情持續逾一年半,令大量傳統經濟股份被市場忽視,因而企業價值大幅被市場低估,形成股價與實際價值出現大幅折讓,即使投資者能定期收到股息,或許仍要錄得賬面虧損。就算未見虧損,但當股價長期處於低波幅狀態,也令投資者失錯買入其他股份圖利機會,還是會令投資者受損。故此,對於為公眾股東著想的上市公司,為了令企業價值能在股價中釋放,會提出私有化,創興銀行(01111) 是其中之一。

高溢價宣布私有化
集團控股股東越秀企業持有約7.29億股,佔權74.97%,擬以協議安排方式將創興銀行私有化。每股作價20.80元,較5月6日停牌前報13.76元溢價51.16%,而較5月6日前30個交易日的平均收市價每股約10.03元溢價更達107.4%,可見作價定位吸引。筆者留意控股股東佔權已高達74.97%,較《上市規則》列出單一股東佔權上限75.00%極為接近,集團超過二十年的穩定派發股息記錄,可見維持現狀控股股東安然每年收取近3/4的股息總額,理應控股股東求之不得。但如今卻以大幅溢價收取其餘股東股份,對公眾股東而言贊成私有化是絕佳的高價套現機會。當大家回顧自2016年至今逾五年股價表現,便知筆者所言非虛。

股價近一年低於十元
於2016至2020年股價介乎8.73至17.44元,平均值為14.2150元,較上述5月6日停牌前報13.76元還要高3.31%,而當日股價已較5月5日收報10.56元高逾三成,反映股價是長期較上述平均值為低。由2020年4初至2021年5月5日超過十三個月股價介乎8.73至10.78元,平均值只有9.7550元,較上述的10.56元還要低,另可留意由2020年5月20日至2021年4月16日接近十一個月,於2021年2月23和25日收報10.00和10.10元,已是期內兩個最高收市價,可見今次私有化要約價較最近超過一年普遍股價狀況高逾一倍。

定價具吸引力之證明
另可留意創興銀行先後在2015年和2018年進行供股,首次供股價爲每股17.05元,第二次為每股14.26元,獨立股東於第二次供股中之認購水平並不活躍 (認購率僅約12%),暗示公眾股東認為14.26元不屬於吸引的買入價。自第二次供股完成 (2018年9月24日供股貨出爐) 至今,期內接近三年,高位僅見於2019年4月17日的14.90元,較供股價僅高4.49%,反映普遍日子股價低於供股價。而今次私有化每股作價,卻較兩次供股的發行價分別高近22%及46%,可見自2015年8月20日或之後進場者,當私有化取得通過,均是有賺離場,進一步確認私有化作價定位吸引。

事實上,集團若不進行私有化,業務難見擴展空間,去年股東應佔溢利約13.03億港元,較2019年倒退達25.45%,除了是過去五年 (2016至2020年) 倒退最大幅度,亦是連續兩年錄得倒退,並為2016年以來錄得最低溢利金額。至於去年每股股息為0.34元,則是自2010年以來最低。而現時通過上市平台以股權融資的方式進行資本補充存在較大困難,若發行新股進行股權融資,會攤薄創興銀行的資產淨值和每股盈利,對股價造成壓力。私有化後,將有利銀行未來籌集資金以支持其業務擴展計劃。可見不論是公眾股東、控股股東,還是對集團本身,私有化能達致多贏局面。

聶振邦 (聶Sir)

筆者確認本人及其有聯繫者均沒有出現以下兩種情況,其一是在執筆前三十天內曾交易上述分析股票;其二在文章發出後三個營業日內交易上述的股票。此外,筆者現時也並未持有上述股份。

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分享,並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機構立場,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