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0年11月11日 即巿股評 港股直擊

【跨市博弈】指數氣勢如虹但暗藏局部股災

選舉結果明朗化,拜登被傳媒捧上白宮寶座,民主黨也未能控制國會參眾兩院,既沒有「藍浪潮」(blue wave)的出現;縱然特朗普仍未認輸,但暫時也沒有跡象顯示會展開曠日持久的法律訴訟;再傳來新冠肺炎疫苗試驗成效有大突破下,股市指數氣勢如虹的同時,居然暗藏一個局部股災。

股市兩極化雖然早已接近常態化,之前對經濟展望差又擔心疫情反彈,資金較多是追逐科技、宅經濟股和抗疫股;但如今預期有變,憧憬有效的疫苗短期內面世,債息急升,金價、債價應聲下挫,增長股被投資者拋售,而弱勢股、周期股、銀行股、小型股則轉強,股市呈現明顯板塊輪動的狀況。

雖然有預料到市場的狀況會比較飄忽,持倉水平並不算最高,組合建構時已比較平衡,沒有過度傾斜在增長股之上;惟長期以來,個人選股的風格畢竟是避免買入周期性高的銀行股及資源股,惟個別強勢股、消費股及品牌股也因為升得太多,同樣成為套現對象。遇上這種強弱互易的現象,持倉又輸,對沖又是五十五十,自己就慘痛地成為了受害者。雖然不知道這次增長股的大調整到底有多深和延續多久,不排除是虛驚一場,但也可能是有排捱。不過,從過去的經驗可見,市場很難長期離棄增長的概念,回報的關鍵始終是價值的創造;事後回看,所謂價值股多數不過又是一個陷阱而已。

看到指數同時破頂,持倉較低的投資者可能會有FOMO(fear of missing out)的壓力,個人當然也不希望被大市拋得太甩,但仍只會適度地參與(雖然知道勝算有限),盡量避免過度地跟紅頂白,令自己進一步迷失。可以說是為減輕無了期的心裡折磨,但短線追逐無疑是大花精神睇到實,而這樣其實回報亦可能非常有限,甚至乎是多此一舉。若換個角度來看,對於大部分個人投資者而言,在這段等待期間,也可考慮多花時間研究一下最近回調較多的增長股,了解那些真是具有長期創造價而非濫竽充數的好公司,畢竟優質的企業實在很少,而往往在短暫受壓過後,還是會屢創新高。

家族辦公室投資經理

徐立言(本欄每周逢一、三刊出)

www.facebook.com/hsulylab/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