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經濟前景充滿挑戰,政策和市場事件的急速變化令任何市場觀點維持短暫有效期。在撰寫本文時,中美暫緩貿易戰緩和最近市場及全球經濟的壓力。雖然這可能有助避免全球經濟衰退的風險,但我們仍然預期美國和歐洲經濟將放緩,而其他地區的經濟增長速度亦將進一步減弱。
在關稅實施前,全球經濟增長已經放緩,儘管關稅政策最終可能不及之前極端水平,但全球貿易仍將受到不利影響。依賴貿易的經濟體,尤其是亞洲國家,在關稅實施後可能受到相對較大的衝擊,即使關稅水平低於先前所公布。儘管如此,由於經濟前景將不會較早前預期嚴峻,我們最近上調對亞洲的經濟預測。
儘管經濟前景荊棘滿途,但短期內似乎仍有望緩和,美國政府在罷免聯儲局主席鮑威爾的立場似乎軟化,另外亦將暫緩早前關稅措施90天。儘管特朗普的措辭可能會改變,但市場因素,尤其數周前被外資拋售而受壓的美債,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可抑制美國極端政策的出現。
美國實施的關稅有機會低於我們的最壞情景假設,但全球貿易仍會遭受不利影響。我們估計,目前考慮到中美互相暫緩關稅90天,目前美國的加權平均關稅接近14%,仍遠高於2025年初的水平。假設中美談判後,美國將在中期內對華維持剛宣布的關稅稅率。
美國與多個國家進行中的貿易談判若能達成預期協議,或可進一步紓緩經濟情況。然而,無論如何關稅將維持在一定水平,令全球經濟增長承受更大壓力。此外,我們留意到投資者對美元的情緒極為消極,若關稅協議傳出新的利好消息,美元有望反彈。
儘管近期的貿易情況的不確定性,大部分新興市場資產表現相對穩健。不過,新興市場資產正面臨全球經濟日漸放緩所帶來的風險。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報告顯示,全球經濟增長前景已下調,而關稅實施亦令情況雪上加霜。事實上,IMF已下調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的增長預測,其中依賴貿易的亞洲國家最受影響。
有關美國經濟增長放緩對新興市場資產的影響,我們的研究顯示,大多數新興市場貨幣隨着美國經濟增長下滑(以ISM製造業指數為指標)走弱,反之則會走強。雖然有少數貨幣會因美國經濟疲弱而走強,但其敏感性極低,並非可靠的指標。值得留意的是,南非蘭特對美國經濟增長變化的敏感性最高。
然而,我們的分析顯示,主導大多數新興市場貨幣走勢的關鍵因素,仍是美元兌歐羅的滙率,其影響力遠超美國經濟增長的變動。美國利率下降推動新興市場貨幣表現,顯示若美國國債收益率進一步下滑,將有助抵銷全球增長放緩所帶來的部分衝擊。
我們認為,新興市場利率目前處於相對穩健的狀態,惟由於過去數月國債收益率大幅回落,相關預期或已反映在市場價格上。新興市場利率近期表現走強,主要由於市場預期經濟增長放緩將擴大出口缺口及通脹壓力有所減低;同時,中國或會向其他新興市場輸出部分過剩產能。由於潛在的貿易協定利好經濟前景至未有市場預期差,新興市場央行現時減息的意欲可能不大。
有關美國經濟活動放緩對新興市場利率的影響,與貨幣市場的情況類似,我們的分析顯示,ISM製造業指數變化對利率市場的影響有限,反而美股表現及美元走勢變化更具關鍵性。然而,儘管美元走強可能限制新興市場本地利率的升幅,但新興市場利率對ISM指數變化呈正相關。隨着美國經濟增長放緩,新興市場特別是拉丁美洲利率市場將有望受惠。
市場對聯儲局減息預期升溫,帶動美國利率回落,新興市場本地利率市場亦因此受惠。然而,由於近期貿易協定取得進展,市場對調低對美國寬鬆政策的預期,減息預期有所逆轉。我們現時預期,如經濟成功避免衰退,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今年12月將僅減息0.25厘,這意味着美國利率對新興市場本地利率的推動力度減弱。
整體而言,未來數月新興市場資產將面臨挑戰,特別是亞洲開放程度較高、貿易主導的經濟體。然而,目前關稅壓力或已見頂,加上貿易協議有望取得進展,顯示投資者最憂慮的情況未必會發生。同時,若全球進一步放寬貨幣政策及增加財政支出,亦有望減輕部分關稅和全球貿易放緩所帶來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