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劉先生問:「74元買了兩手中電(00002);另外14元兩手煤氣(00003),部署上是否可以加注累積?」(周五收報71.5元及11.04元)
中薇證劵研究部董事 黃偉豪
「相信讀者投資本地公用股,目標在於中長線收息。兩隻股份的業務前景,雖然穩打穩陣,但暫未見帶動盈利高增長的亮點。觀乎目前疫情發展和經濟環境,少不免影響中電和煤氣的業務。始終除住宅型用戶外,還有工業型和商業型用戶。隨著商戶縮短營業時間甚至停業,盈利前景並不樂觀。若讀者純粹收息,可考慮較現價回落5%的水平加注,但暫不建議炒作股價低位反彈。甚或可考慮將資金投資其他板塊。」
梁健雄 香港財務策劃人員總工會副理事長(專欄《炒股讀心》作者)
「上述兩隻傳統公用股份屬防守性高且派息穩定,但一場新冠肺炎疫情就無獨有偶令其股價下挫痛失防守性高的特性,箇中原因投資者預其香港經濟環境轉差。中電業務盈利近七成來自香港,其中在港的工商業客戶佔比四成,本港經濟前景未明,已導致工商業用電量減少、對盈利直接構成衝擊,現價只反映目前情況,若工商業繼續停工停市甚至出現大量倒閉潮,不排除股價仍需往下調。至於煤氣業務比重就重於內地,但本地貢獻集團盈利就佔比約1/4,股價下跌仍與中電面對同一問題,煤氣過往投資者一直願意以較高PE持貨,因香港部份投資細佔盈利重,若然香港對集團盈利失去動力,大行就需對煤氣重新評估價值,既要靠內地增長來維持,以現時仍28倍PE相對其他內地同業估算仍應有下調空間。所以不建議現階段繼續增持兩股,怕只會賺息蝕價。」
羅崇博 信報首席分析員
「我知讀者追求是平穩的長期回報,雖然中電及煤氣之股價在3月中反彈至原先水平,但新冠肺炎嚴重衝擊本港經濟,在近期的跌市中,兩隻股份不但未能發揮傳統的抗跌作用,還備受沽壓創出多個月低位,以煤氣走勢更惡劣,可見基本面其實已出現變化。煤氣過去估值高昂,失去十送一紅股光環後,進行下修之旅,分析員大多叫沽,小心股價稍後跌穿3月低而創出逾三年新低。中電情況稍好一點,中港業務比重較平均,預測息率達4.5厘,分析員建議買入/增持之佔比近八成,股價潛在跌幅或有限。當然,沒有人手握水晶球,可以預知未來,所謂有智慧不如趁勢,除非兩隻股份在我們的EJFQ系統重新出現勢頁能量轉強的綠燈訊號,否則目前不宜有任何一筆過的溝貨部署,但不反對現水平開始以月供形式累積中電,博一兩年後走出陰霾。」
〈港股360〉【一問三答】環節,歡迎讀者就股票、衍生工具、經濟等向專家提問,電郵至[email protected]。務求為讀者提供較全面之分析,建議每次提問不多於2隻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