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昨天高開121點後,早市漲幅曾擴大至246點,攀越25300點走勢才明顯回順,在收市競價時段再略為「嘜」低,恒指收報25049點,輕微下跌7點,仍守穩25000點之上。
「六絕月」開局七連升後雖斷纜,惟近期大市表現毫無疑問屬於偏強,相信與資金再次大舉流入本港有關。
早在4月下旬,金管局已試過7日內6度入市買美元沽港元,其後港滙依然徘徊於7.75強方兌換保證附近。踏入6月份市場資金需求轉趨熾熱,金管局在美國時間上周四(4日)起更頻密出手,7日內9次注資,累計涉及258.87億港元,較4月的207.08億港元為多,使本地銀行體系結餘周五(12日)將增加至1206.16億港元。
港元相對美元具利率優勢,可能是市場持續買入港元的原因之一。自從去年第四季以來,港元1個月HIBOR一直高於美元拆息,今年4月兩者息差更擴大到1厘水平,為1999年後最闊,近期差距雖收窄至約0.7厘,但套息交易仍有利可圖,刺激了港元的需求。
此外,內地投資者加倉港股意欲持續升溫,尤其是世界衞生組織3月中宣布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後,市場恐慌性拋售股票等風險資產,惟港股勁瀉亦惹來「北水」垂涎,當時「南下」掃貨資金按年急增一倍,即使市況反彈,並沒有停止吸納港股,2020年迄今「南下」資金達3773億元人民幣,相信也推高了人民幣兌換港元的需要。
另一方面,連接兩隻中概股「巨無霸」回歸本港掛牌,手遊股網易(09999)上周IPO集資約210億元,公眾發售部分佔3%,超額認購近360倍,凍結資金逾2300億元。今天中午截止公開認購的電商京東(09618)擬籌集310億元左右,本港公開發售僅5%,周二第二日招股當天,儘管認購網易資金尚未解凍,但多家券商已借出孖展555億元,連同昨天孖展金額增至773億元,代表IPO活動吸引大批資金流入,從而支持港滙走強。
自美國新冠肺炎疫情大爆發後,中美關係明顯惡化,美方打壓中國亦趨嚴厲,單單是金融層面,準備加強對美國上市內地企業的會計審查,又警告要限制中資於美國掛牌,並呼籲各國收緊對中國公司的上市審批。分析普遍預測,在可見將來中概股會相繼回歸,減低海外掛牌的風險。
附【圖】所見,恒指與美股標普500指數的市盈率差距目前達負11.4倍,為2001年底以來最大差幅,反映港股估值相對標指變得愈來愈便宜,也可能是帶動資金買入港股的理由。
長遠而言,隨着市盈率較高的中概股陸續回歸,恒指公司又已容許同股不同權及第二上市企業「染藍」,中概股預料將取代個別傳統行業成分股,晉身藍籌行列,或有望推升恒指整體估值,縮窄與美股的距離。
信報投資研究部
立即試用EJFQ 盡覽獨家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