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辦MTA之後,一直撰寫每月分析預測報告,已經堅持了超過5年。凡事都是貴在堅持,學習一門技能,以及在投資市場獲利。
畢非德有一項重要教誨,就是你必須留在市場内。索羅斯也有類似的説法,在市場生存下來,不要放棄。
原因在於,一個成功的交易策略,總會有陰晴不定的時候,但拉開長遠來看,會讓你賺到大錢,重點在於,不能在沒有轉到錢的時候就輕言放棄。
所以成功的公式,總結出來,就是首先是一套成功的交易策略或者方法,至少方向正確,然後堅持不懈,最後會發現不斷地進化。
另外,除了市場的改變之外,生活環境工作環境都會對自己造成影響。這個我以前忽略過但交完學費發現原來如此重要。
這是重要的東西,講起來很乏味,投資名家深有體會但并不多講,你懂的就行了。
本篇談一談我會交易的三種機會和三大要素。回顧上月的月報,討論港股時,寫道:「一方面,25500-26000繼續為重要支持區,另一方面,趨勢轉下,下個周期低點將在3月底4月初來臨,此處亦是年報指出的上半年重要時間節點。」
我們反復强調了幾點,一是趨勢轉弱了,二是25500千萬不能跌破,否則打開下跌空間,三是周期低點在3月底4月初。附圖是3月初發布月報的波浪形態劃分圖。
回過頭來看,句句中的。而實際在操作中,一方面,中綫倉等低位開倉,並不看好港股走勢。另一方面,分別於2月29日以及3月19日短線倉出手搏反彈。
這是一個實例,如何進行以下三大機會的操作部署:
短線交易機會。會進行逆勢操作,因此持倉時間短,並且使用風險可控工具控制風險,一個月可能數次機會。
中線交易機會。中線倉捕捉較大中期底部,進行部署後看一到數月的趨勢性機會。
右側交易機會。在市場升溫,進入主升浪時,個股上漲機率較高,此時再通過量化選股選取上漲機會較高的個股,享受升浪。簡單來説,就是等到升市周街股神時分一杯羹從中獲利。
由於針對股市設計,可見更加傾向於長倉也就是好倉。因爲從長遠來講,股市上漲的時間和概率均高於下跌,看好是較爲容易實現長期獲利的。這並不意味著我們不會避險,相反,從以上三種機會,可見我們必定只在具有概率優勢的時候出手。
如何決定是否存在概率優勢呢?那就是我經常掛在口邊的市場三要素,時間價格形態,三者符合條件時,該出手時就出手!
剛進MTA的會員很需要一點時間去習慣。因爲坊間給大家的教育就是,「點睇個市」,「大師,A浪21000,B浪就26000嗎?」
這裏不同的地方,是對市場的看法並沒有以上提到的三種機會和三大要素,甚至毫無關係的,因爲實際落到交易層面,我只關心能夠符合條件的交易。而明天,下個月市場怎麽走,其實並不是重點。我情願承認,我沒有也沒有人擁有水晶球。
消除對未來的憂慮和恐懼,靠的不是上天賜給一個水晶球,而是具有高概率的交易機會,風險收益的匹配,以及長期不懈的堅持。
編按:作者施華格,時易網創辦人。曾任家族信託基金的投資組合經理、大行操盤手,鑽研循環周期、江恩理論、波浪理論超過10年,把理論融入實戰,擅長捕捉市場轉角,他會逢周三開市前於【周期論勢】分享市場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