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周二(5日)表明,若中美中美貿易協議不完美,總統特朗普將拒絕,市場憂慮貿談再生枝節,加上通用電氣(GE)發盈警,拖累股價急瀉;這兩項負面消息抵消了房屋銷售和服務業數據強勁的利好,美股反覆偏軟,三大指數跌幅介乎0.02至0.11%。
自去年聖誕節期間奇蹟般反彈後,標普500指數迄今累積上升約20%,在美股牛市邁向10周年之際,投資者最想知道的是,長牛究竟還能再走多遠?
一直支持股市的美國企業盈利表現確有放緩跡象(詳見今天「沿圖論勢」),目前標指預測市盈率約16.7倍,雖然較過去5年平均值17.5倍為低,但美國經濟增長放緩的風險升溫,美企盈利能力又正在轉弱,目前的估值水平顯得略為偏高。基本因素欠佳,美股卻持續造好,某程度上與市場憧憬全球央行再度齊齊「放水」(或聯儲局減慢「收水」)有關。
美國聯儲局主席鮑威爾上周重申貨幣政策保持耐心之餘,又表示通脹不明顯亦可停止加息;而局方快將披露新的縮表計劃框架,意味聯儲局結束或削減縮表的時間會較市場預期早。
另一邊廂,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最新一份《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內地今年減稅及全年降低社保繳費負擔近2萬億元人民幣,此舉等同以另類方式放水,刺激經濟。
歐羅區方面,由於成員國經濟下行壓力漸趨嚴重,投資者普遍估計歐洲央行最早可在3月重啟對銀行新一輪定向長期再融資操作(TLTRO),確保區內銀行可獲得央行的超低息貸款,藉此穩定市場流動性。
此外,路透調查顯示,在經濟有放緩風險及外界懷疑日本通脹率能否達到央行目標下,愈來愈多分析師認為,日本無可避免要實施進一步的貨幣寬鬆政策。
縱使各主要央行傾向放水,惟附【圖】所見,統計三大央行(聯儲局、歐洲和日本央行)資產負債表總規模,再加上內地外滙儲備數額的按年變幅,已由2017年高位顯著回落,至去年底更是3年多以來首次跌到負值;根據往績,當該「水源」指標在較低水平徘徊,都不利股市表現。
值得留意的是,受制高基數效應,四大央行落實暫停收水,甚至再度大舉放水之前,短期或難以扭轉指標向下的趨勢。換言之,各央行重新「開水喉」的實質效用,還要一段時間才可反映。
內地股市近日一口氣突破多重阻力,推動恒生指數升越29000點關,調整遲遲沒有出現;相反,美國貨幣政策率先從緊縮重回至相對寬鬆,股市卻於高位反覆,呈好淡爭持格局,投資市場憧憬放水的亢奮情緒對股市的幫助,相信不會維持太久(尤其是聯儲局現在只是減慢而非停止收水),一旦實體經濟變差的影響逐漸浮現,說不定會由美股帶頭整固,然後蔓延至環球股市。
信報投資研究部
立即試用EJFQ 盡覽獨家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