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市場期待已久的一個消息公布,就是指數編製公司MSCI明晟公布半年度指數成分股檢討結果,宣布A股「入摩」名單。自去年6月宣布接受A股入摩後,市場差不多等了一年時間,由當時最初決定擬加入222隻股份,至本周二宣布落實有234隻A股入選,多了12隻股份,總市值近220億美元,於6月1日生效。第一階段納入A股流通市值為2.5%,而新興市場指數納入A股權重為0.39%;到8月將進入第二階段,屆時納入股份的流通市值將會擴大一倍至5%計算,A股佔新興市場指數權重可望升至0.80%。
預期外資流入A股金額可觀
以現時追蹤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被動基金資產規模約1.9萬億美元推算,納入A股後最初可以帶來過百億美元資金流入,瑞銀早前估計資金流入量可達185億美元;至於中金則認為若加入主動型基金推算,估計資金流入量可望超過210億美元。長期來看,在A股完全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後,將納入A股100%的流通市值,預期佔新興市場指數權重有望升至兩成,每年可吸引3000億美元資金流入A股。而更重要的啟示是納入範圍也將從現時僅限於大型股份,未來肯定也會加入中型股份,那麼A股權重將可增至高達18%,每年可吸引3000億美元資金流入A股,至於中信建投更表示,長期增量資金有望流入逾2.3萬億元人民幣規模。由此可見,A股入摩是令其邁向國際化重要一步,外資持續流入A股將利好股價發展,筆者認為權重較大股份將會首先受惠。
外資較看好三板塊龍頭公司
在加入新興市場指數的股份中,佔最大權重的分別是工商銀行 (601398.SH)(01398)、建設銀行(601939.SH)(00939)和中國石油(601857.SH)(00857)的A股。其餘獲納入指數的A股,還包括農業銀行(601288.SH)(01288)、中國銀行(601988.SH)(03988)、中國人壽(601628.SH)(02628)、中國平安(601318.SH)(02318)、平安銀行(000001.SZ)和萬科企業(000002.SZ)(02202)等,於上述9隻股份,除了平安銀行,其餘8股均有H股在港上市;但於本周二宣布名單當日受恒指表現欠佳影響 (全日跌近400點),截至收市只有中國石油錄得升幅,卻只是微升0.49%。現時距離納入生效尚有約半個月,不排除再遇恒指表現欠佳可伺機吸納上述股份,市場相信外資較看好三類股份的龍頭公司,分別是金融、消費及公用板塊。
中石油股價前景較為看好
以上述八隻股份為藍本,筆者認為中國石油股價前景較看好,參考今年暫時最低收報5.24元(見於3月5日),相對本周三收於6.14元不足兩個半月升逾17%。再看紐約期油從2月13日最低收報每桶59.19美元至上周二收於71.03美元,累升超過兩成,與中國石油股價升幅相若,預期今年環球經濟增長勢頭不俗,油價仍有上升空間,保守估計今年可上試85元,較現價有望再升近兩成。倘若推斷正確並全然反映到中國石油股價之上,預期今年目標價介乎7.30至7.50元,而止蝕位則可訂於5.5元水平。
聶振邦 (聶Sir)
證監會持牌人
筆者確認本人及其有聯繫者均沒有出現以下兩種情況,其一是在執筆前三十天內曾交易上述分析股票;其二在文章發出後三個營業日內交易上述的股票。此外,筆者現時也並未持有上述股份。
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分享,並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機構立場,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