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7月10日 國際財經 港股直擊 即巿股評

【跨市博弈】為什麼變革性人工智能很難實現?

儘管人工智能(AI)可能是革命性的,也對幫助提高經濟增長和生產力具有很大的潛力,但同時也面臨著許多挑戰。目前,坊間普遍分析都認為 AI 將導致全球 GDP 增長帶來顯著的加速,但這些預測也可能過於樂觀。

目前,AI 可以用於自動化生產過程,以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例如,在製造業中,AI 用於優化供應鏈管理、預測市場需求、設計更高效的生產線等方面,並帶來顯著的經濟效益。然而,當前許多經濟瓶頸仍涉及到很多人類參與的部分,例如建築和製造業中仍需要進行大量的勞動操作,這些暫時都很難通過純粹的 AI 技術來得到解決。當然,如果有一天,強大的 AI 可以執行所有的體力勞動,甚至乎能夠實現自我創新(innovation)的自動化。這將會改寫大部分經濟增長的預測模型,人均GDP增長不僅可以突破每年3%,更不排除還會進一步加速。

不過,這樣的世界在短期內是很難實現的。正如經濟學家William Baumol 在20世紀60年代首次指出的那樣,在不平衡的生產率下,整體增長可能會受到最薄弱的環節所限制。如果假設世界的經濟只有兩個部分,分別撰寫思想文章和興建建築物。試想像一下,AI可以加快寫作速度,但不能加快建築的速度。如果生產力提高,經濟將會加速增長;然而,思想並不能很好地替代新的建築物。因此,如果經濟仍然存在AI 無法改善的領域,比如建築業,那麼這些行業就會變得相對更有價值,並侵蝕寫作帶來的收益。換句話說,AI假如可以令寫作速度提高100倍,但可能只會導致經濟規模增加2倍而已。事實上,精密機械的進展目前仍遠遠落後於神經語言模型(neural language models)。但在實體經濟中,體力勞動仍佔有相當大的組成部分,因此如果機器人技術方面沒有取得重大的進展,經濟增長就不可能大幅加速。

在 AI 的模型算法方面,科學家對當前架構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的理解正在不斷提高。到目前為止,AI技術在某些方面已經表現得非常出色,但在一些非常複雜的問題,例如一些高度抽象的問題,可能仍存在局限性。當前的AI技術對於某些問題的解決方法可能已經到達了極限,而儘管在硬件上的計算成本的持續下降可能會有所幫助,但模型有可能無法擴展到預期的規模。

更值得注意的是,人類的參與始終是實現 AI技術發展的重要因素。目前,AI 技術雖然在某程度上能夠自動學習和執行任務,但透過人類反饋幫助,仍然是使 AI 有更好的執行效果,因此目前有數百萬人對數據進行註釋來訓練模型。換言之,只要 AI 的發展需要人類的投入,其生產力就會受到人類的投入所限制。

再者,人類知識的很大一部分是隱性的、未記錄的和分散的。在日常工作中,有多少問題在互聯網或書本上沒有很好的答案﹖即使個別領域的專家有可靠的答案,但他們也不一定會費心地記錄下來。就像大廚一樣,他們可以擁有出色的廚藝,但卻不一定能夠具體或清晰地表達他們的工藝技術。因此,AI 技術在發展到某個水平後,也可能存在递减收益。而只有 AI 技術的發展繼續與人類社會的需求和發展相協調,才可以以保持可持續性和有效性。

總體來說,雖然 AI 技術具有很大的潛力,但要留心過於樂觀的預測可能會忽略它面臨的挑戰和限制。

家族辦公室投資經理

徐立言(本欄每逢周一刊出)

www.facebook.com/hsulylab/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