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表示,在各國央行的有力支持下,全球金融狀況總體上有所緩解,但金融市場與實體經濟的發展之間已出現脫節,這種脆弱性可能對復甦構成威脅。
IMF發布最新一期《全球金融穩定報告》指出,風險資產價格在今年首季急劇下跌後反彈,而基準利率下降,導致金融狀況總體上有所緩解。
IMF稱,面對嚴峻的市場壓力,各國央行採取迅速有力的舉措提振市場情緒,其中包括許多新興國家央行首次進行資產購買,從而幫助緩解金融狀況。疫情可能使其他金融系統脆弱性更加突顯。對於某些借款人而言,高額債務或將失控,由於無力償債造成的損失,可能會考驗一些國家銀行系統的韌性。
該組織認為,目前有許多因素都可以導致風險資產價格下跌,包括更加嚴重和更長時間的經濟衰退、新冠疫情的二次爆發、國際地緣政治關係緊張化、全球不平等加劇造成社會動亂升級,以及對央行政策過於樂觀的情緒,都可能改變投資者的風險偏好和風險定價。
IMF敦促當局在繼續支持實體經濟的同時,需要密切監視金融市場的脆弱性並維護金融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