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美國與中國、歐盟均爆發貿易爭端,貿易戰的擴大令7月21日至22日舉行的20國集團(G20)財長及央行行長會議瀰漫擔憂情緒,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在該會議上稱有關報告明確指出在最糟糕的情況下,增加關稅會導致全球國內生產總值(GDP)下滑大約0.5%,而G20公報草案亦認為包括貿易與緊張地緣政治局勢在內的消極因素會使經濟增長的短中期風險增加。
另外,針對美國威脅對500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徵關稅,中國商務部在周一(7月23日)強硬回應稱中國不怕貿易戰,中國不是嚇大的。中美雙方貿易爭端深化,表明未來貿易戰規模或不僅限於2000億美元,考慮到2017年中國對美國出口商品總額約為5056億美元,對5000億美元中國商品徵稅威脅意味着美國對於幾乎所有進入美國市場的中國商品都加徵關稅。而中國又是澳洲最大的單一出口市場,中美貿易戰的激化勢必削弱中國對澳洲大宗商品的需求,故澳元/美元近期走勢疲弱。儘管上周四(7月19日)公布的澳洲6月就業數據表現強勁,但澳元/美元短暫攀升至0.7440附近就受阻回落,本周一(7月23日)再度回落至0.7370附近。
不過,倫敦銅在經歷連續六周下挫後終於在5988美元/噸觸底反彈,成功收復6000美元/噸關口並持續於6200美元/噸上方整固,因全球最大銅礦智利Escondida銅礦薪酬談判陷入僵局,必和必拓拒絕工會上周提出的要求,令該礦連續第二年罷工的可能性增加。銅價的反彈支持商品貨幣澳元的走勢,加上特朗普對候任墨西哥總統表示希望在北美自由貿易協定談判上取得一些「成果」,澳元/美元最終在周二(7月24日)反彈收復0.7400,令滙價的整固格局維持不變。
技術分析方面,澳元/美元自觸及今年1月高點0.8135以來持續下挫,目前仍受制於日線圖的下行通道頂部阻力,但澳元/美元在7月2日跌至1年半低位0.7310後企穩回升,其後基本維持於0.7320至0.7450之間波動整固,似乎想築底反彈,不過滙價需進一步升破下降通道頂部阻力0.7500(同時也是從0.8135至0.7310大型下跌浪的23.6%斐波納契回吐水平)才能有效擺脫下行壓力,重返0.7560甚至0.7625附近(從0.8135至0.7310下跌浪的38.2%斐波納契回吐水平)。
策略方面,短期內若澳元/美元回落至0.7320-0.7350區域,我們將買入澳元,上望0.7480,跌穿0.7300止損。
分析由《移動財經》(m-FINANCE)提供
https://www.facebook.com/mfinance.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