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4年11月17日 香港財經 時事脈搏 港聞

市建局:推動舊區更新不能集中照顧商業考慮

市建局上月決定收回九龍城啟德道/沙浦道項目(啟德道項目)招標,並研究自行發展以實現項目的規劃裨益。市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在網誌稱,考慮到市場氣氛、整體社會利益及維持市建局公信力等方面,收回標書及不審議標價的決定,以當時環境來說,是最為合理、公平及負責任的做法。

韋志成指出,市建局作為法定機構,考慮是否接納入標及批出標書,必須考慮公平原則以及依據既定程序處理。若市建局貿然開啟有關標書的財務建議,並考慮批出標書,那便會對其他潛在入標而未有入標的發展商造成嚴重不公。因此,對於不符合招標條款的標書,在評審標書的過程中,按程序不會審議其財務建議,因而亦不會開啟標價。這處理機制與政府和公營機構行之有效的程序一致,絕對並非如坊間一些評論,指市建局「不看標而直接落閘做法,實在作繭自縛、閉門造車」。

韋志成表示,由於市建局只收到一份標書,再加上入標者額外新增與項目招標條款明顯有差異的條款,按入標時期樓市市況表現仍然疲弱,加上預視九龍城區屬未來新樓供應「重鎮」,以及日後此區新樓的供求情況,不難估計,入標者對項目的作價將顯著低於市場預期的水平,所稱「希望市建局財務收益不受損害」的說法,值得商榷。

在此情況下,若市建局勉強批標,不但違反市建局應審慎理財的原則,若按一貫程序批標後公布標價,對當時已經相當低迷的樓市來說,只會是「雪上加霜」,而釋出的負面訊息,相信會進一步打擊物業的銷情,對提振物業市道沒有半點幫助。

韋志成又指,如果每一個項目都集中照顧市場的商業考慮,甚或將商業考慮凌駕於改善舊區已建設環境和設施之上,那麼,舊區更新只會淪為一個龐大的商業地產發展項目,不能滿足當前社區的各種需要及長遠發展。這並非《市區重建局條例》及《市區重建策略》對推動舊區更新的目標。

他表示,雖然市建局收回項目的招標,對其現金流有短期的壓力,然而,舊區更新是一項長期工作,認為只要做好規劃,調整其他重建項目的推展步伐和進程,問題應可處理。

在收回項目標書後,團隊已着手研究由市建局自行發展項目,當中已考慮需要獨力承擔的發展成本及各方面的風險。事實上,建築費用只佔總成本(即收購開支和建築費)不到四成,而建築開支亦只會分階段支付,對市建局現金流的壓力,屬可控的範圍。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