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指公司新推出兩項ESG(環境、社會及企業管治)指數,分別以恒指及國指成分股為基礎,重新計算各公司的ESG得分,調整比重。例如恒指ESG指數中以新地(00016)比重最高(4.24%),較其於恒指比重(1.63%)高2.6個百分點。
恒指、國指與新設的恒指ESG指數、國指ESG指數歷史表現相若。恒指公司董事兼市場策劃及發展主管巫婉雯表示,亞洲投資ESG仍屬初期,相信ESG指數要一段時間才能追上恒指(290億美元)及國指(70億美元)的資產追蹤規模。
恒指公司行政總裁關永盛表示,注重ESG實是公司風險管理的手段,而愈來愈多投資者需要ESG基準,故未來恒指公司會研究推出更多ESG指數,特別針對A股ESG表現。
恒指公司同時宣布推出「恒生滬深港通大灣區創新精選50指數」,從原材料、消費品製造業、消費者服務業、公用事業和資訊科技業5個特定行業中,挑選首50家研究及發展投入高、成長表現強的股票,參考因子包括研發費用佔收入比例、研發費用按年增長、股本回報率和營業增長。
巫婉雯表示,連同新增的創新精選50指數,恒指公司共19項大灣區指數未有正式發行產品,現已授權一家香港基金公司及數家內地公司發行不同的大灣區系列指數,可見市場對不同款式的大灣區指數有需求,預期上述公司今年內可推出有關產品。
恒指公司董事兼研究及分析主管黃偉雄表示,未來會繼續擴大大灣區指數系列,除了現有的基礎指數,料會擴充聰明啤打(Smart beta)類型的大灣區指數。
自從去年上市改革以來,有7家無收入生物科技公司上市。黃偉雄表示,要為此板塊製作獨立指數,公司數目仍然太少,會繼續觀察未來發展;新設的「大灣區創新精選50指數」則不會包括無收入生科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