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5年3月27日 時事脈搏 港聞

公院收費改革丨林正財:設封頂機制防一夜致貧

政府公布公營醫療服務收費改革方案,引入封頂機制,每名病人每年住院及門診費用1萬元上限。

行政會議成員林正財在電台節目中表示,措施將有效減輕長期病患者的醫療負擔,特別是需頻繁覆診、手術治療和使用標靶藥物的患者,新機制涵蓋基層和中產家庭,能避免突發重病導致的沉重醫療開支。

他舉例指出,現今中風及癌症有年輕化趨勢,中產人士一旦患病,每年醫療費用可能高達數萬至10多萬元,新措施可防止「一夜致貧」的情況,不過,1萬元上限並不包括自費藥物,醫管局將另設共付機制提供資助。

林正財強調,這次收費改革只是醫療系統整體改革的一部分,配合基層醫療發展和收費透明度提升等措施,目標是實現醫療系統的可持續運作,強調政府會密切留意改革成效,並按實際情況作出適當調整。

醫管局澄清最多處方4周藥物屬計算單位

新改革方案下,普通科門診將由現行的診金連藥費改為每種藥物收取5元,專科門診藥物則由每種15元調整至20元,最多處方4周份量,惹起市民關注。

醫管局總藥劑師崔俊明今日在電台節目澄清,方案中提及的「最多處方4周藥物」,並非要求病人必須在4周後再次配藥,而是作為藥費計算的基準單位,強調新安排不會增加病人往返醫療機構的次數,亦不會因此加重藥劑部門的工作負擔。

對於收費調整的目的,崔俊明指是為了落實「能者共付」原則,同時擴大醫療安全網,讓資源更精準地投放在危重病人身上,他又提醒市民毋須過量儲存藥物,以免造成浪費。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