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5年3月26日 時事脈搏 港聞

公院收費改革丨盧寵茂:新藥納入藥物名冊須視乎成本效益

醫管局昨日公布公營醫療服務收費調整詳情,包括急症室非危殆及危急病者的收費增至400元。立法會大會今日討論有關「公營醫療服務及收費」的口頭質詢時,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提到,局方已就私營醫療收費透明度立法完成調查及報告,將於今年內與業界商討,期望盡快推出有關措施。他又指是否納入新藥入藥物名冊須視乎成本效益。

政府提出改革公營醫療服務收費,設每年住院及門診費用1萬元上限,醫療衞生界林哲玄提到,現時有不少治療慢性疾病的藥物相當昂貴,但屬於自費藥物,詢問政府會否擴展資助範圍。盧寵茂表示,考慮將藥物納入資助範疇時,要考慮分擔成本、市民負擔能力等因素,也要視乎新藥的成本效益。

林哲玄又提到,改革後的醫療收費引入1萬元封頂安排,指如長者入住安老院,每年需支付約兩萬元,擔心會有少數人士有錯誤誘因,將已無醫療需要的長者繼續留在公立醫院。盧寵茂表示,適合出院的病人,院方不會接受其申請、長時間濫用1萬元封頂的服務。

選委界林順潮關注藥物價格有可能在未來每年不斷上升,局方有否考慮,如將來的額外收費,不足以抵消支援措施的額外開支,這會否影響公營系統的財務可持續性?

盧寵茂表示,改革的目標正正是增加對市民的醫療保障,針對昂貴藥物、創新器械方面,他表示局方有既定機制評核其成本效益,尤其是創新藥物的臨床數據較少,經評核後醫管局會決定何時將其納入藥物名冊、安全網,亦會根據機制逐步放寬,從而確保改革得到的額外收費可以支持額外保障,包括放寬減免機制、1萬元封頂安排等。

法律界林新強關注公營醫療調整收費後,會否導致私營醫療加價。盧寵茂表示,根據2017年調整收費後的數據顯示,約有5%的公營醫院急症室病人流向私營醫院,對紓緩公營醫療壓力有幫助,相信經今次收費調整後,分流病人方面的效果會更明顯。不過,他強調公營醫療門診資助率達75%以上,與私營收費依然相差甚遠,故不存在推高私營醫療收費一說,「即係個矮仔,好難將個高佬推到更加高」。

另外,保險界陳健波關注政府何時會提出私院收費透明度立法,盧寵茂表示已完成調查及報告,將於今年內與業界商討,期望盡快推出有關措施,包括透過立法強化私營醫療的透明度。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