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組織協會一項調查發現,劏房租管條例生效至今,劏房市場租金水平仍居高不下。
社協在上月至本月初透過網上租房平台、地產中介及電話訪問,隨機收集各區共75個劏房租金數據,再與單位的應課差餉租值作比較,發現過去3年劏房實際租金較差餉租值平均高出3倍,其中最嚴重的個案,一床位單位的年租金收入是差餉租值的8.9倍。
社協指出,數據反映租務市場與差餉租值脫鈎,業主可按個人意願訂定租金,認為沒有機制制衡這種情況是極度不理想。社協又指,疫情後不少劏房租戶續租時都被業主加租,認為去年初生效的劏房租管條例只限制租金加幅,不規管起始租金的做法,令條例在紓緩基層租戶經濟壓力上的成效大打折扣,亦留有空間讓業主在與新租客簽訂合約時,刻意抬高租金水平。
社區組織協會副主任施麗珊指,當局於去年立法時曾經表示會收集數據,衡量是否需要規管起始租金,至今已逾一年半,認為政府應盡快檢討,並每兩年檢現一次,同時應規定業主出租單位後,年租金收入不能高於差餉租值120%,杜絕個別業主藉出租劏房謀取暴利。
被問及會否擔心政府管制起始租金後,會減低劏房市場的投資意欲,變相令更多基層市民「無屋住」,施麗珊認為,當局應加大力度做好安置,包括加快興建簡約公屋及過渡性房屋等,有信心可以抗衡劏房租金無理上漲的問題,又指取締籠屋才能真正長遠改善基層市民的生活質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