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繁忙時間交通擠塞,政府建議在過海隧道實施「擠塞徵費」。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在網誌表示,初步構思是按整體過海交通情況,將平日劃分為三個不同的收費時段,包括繁忙時段、一般時段,以及非繁忙時段。
總體來說,一般時段將收取「一般收費」。早上或傍晚繁忙時段則須在一般收費之上附加「擠塞徵費」,從而遏抑及分散繁忙時段超額的交通需求,改善過海隧道交通情況及減少相應行車時間。而在非繁忙時段則因應交通情況,收取較「一般收費」為低的「非繁忙收費」,讓使用該時段的人士受惠。
運輸及房屋局向立法會提交的文件提到,過海車輛數目在近十年持續上升,去年即使因疫情導致車流大幅減少,繁忙時間的過海交通仍遠超出三條隧道的總容量,其中紅隧及東隧嚴重擠塞,西隧車流亦已持續接近飽和。陳帆指出,倘若政府收回西隧時,維持所有過海隧道收費不變,擠塞情況將會持續,如果只調低西隧收費,則會進一步加劇現時過海隧道及周邊道路繁忙時間的擠塞情況,並非解決過海擠塞的方法,因此建議藉着接收西隧的契機,過海隧道實施「擠塞徵費」。
他表示,「擠塞徵費」的目的是令部分駕駛人士避免於繁忙時段出行,或改乘公共交通工具,從而紓緩繁忙時段路面的擠塞情況,降低隧道車龍對非過海交通及附近地區道路的影響。局方將於下周五的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向議員簡介「擠塞徵費」原則,展開「擠塞徵費」的第一階段諮詢,計劃今年內就具體方案徵詢各界意見,若得到社會共識,會就調整過海隧道的收費方案,透過修訂法例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