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1年12月8日 時事脈搏 港聞

本報向51位選委會界別候選人發問卷(稅制改革篇)

引言:

立法會選舉本月19日舉行,選委會界別共佔40個議席,成為立法會內最大版塊。繼昨日本報登出立法會部分候選人就本報查詢的政治、通關立場後,今日輪到有關稅制改革事宜。13人中,兩人明言檢討稅制,但僅1人明確支持擴闊稅基;若開徵新稅項,較多人接受推出資產增值稅,對引入銷售稅、消費稅則有保留。

問題一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早前再提出「共同富裕」目標,稱要加強對高收入的規範和調節,依法保護合法收入,合理調節過高收入。閣下是否贊成香港透過稅制改革,達致共同富裕目標?

2號 馬逢國
香港稅基狹窄,有檢討擴闊的空間,但對於香港作為一個資本主義社會,亦有其獨特結構性問題,香港貧富懸殊的狀況受很多因素影響,當中房屋問題佔很大部分,而且上流機會不足等。此外,共同富裕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包括了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富裕,改革稅制未必是最有效的措施,需要更多討論。

4號 陳凱欣
香港貧富懸殊問題,源於多個層面的深層次矛盾,例如房屋嚴重不足加劇貧富差距,因此應加大力度處理房屋問題。。

8號 刁勝洪
香港現時奉行低稅制,事實上是吸引不少外資的誘因,達至共同富裕,不只得改革稅制的出路,也不認同貿然改革;可以有其他途徑,例如增加公屋供應等,改善基層收入,以至共富、共享社會成果。

10號 林智遠
稅務條例由1952、1966及1976年三次的改革後,已經50年不變,政府理應可重新研究稅制改革,現時BEPS 2.0 的契機是理想的時間去處理。

12號 林筱魯:
香港有部分人生活困苦是不爭的事實。這個困局不是單靠一、兩項政策舉措便可以做到。解鎖需要社會同心同德,解決土地問題、經濟多元、讓年輕人有發揮空間,才是長治久安的良方。

13號 周文港
「十三五」期間,國家經濟總量持續增長,2019年1.4億家庭年收入達到10萬至50萬元,中產階層崛起。教育、就業、物價、醫療保持健康發展,人民生活得到實質改善。在這發展下,習主席提出共同富裕目標。香港要達到共同富裕目標,亦需要通過拓闊經濟格局﹅增加房屋供應,使用政府公共資源分配去達到,不只是一項單一措施去解決。

28號 林順潮
香港一直奉行簡單稅制,是香港得以成為國際金融中心、投資中心的基礎。因此,任何稅制改革,無論目的為何,需先審視對香港整體運作模式和市民利益等帶來的利與弊;而不是將另一地方成功的例子照搬。

32號 劉智鵬
本港稅基狹窄的問題,坊間討論已久,過去也有人建議開徵不同的稅項,但最終未能落實。為何老是不加稅,但庫房仍然有收入、仍然可以撐起龐大開支?政府一大收入來源是從賣地得來。香港地價不菲並非無原因,政府收入依賴賣地,意味着本港樓價會經常維持於高水平,即居住和營商的成本都因此而受影響。政府收入來源能否改革,亦關係於產業發展。本人認為,為公共財政把好關是重要,更重要的是開源,發展好對香港有利的產業,脫離過份依賴某一項收入的狀態。分享成果是重要的施政核心概念,社會和經濟發展不應是我贏你輸的二元對立概念,讓大家都有看得見、感受得到、有獲得感的回報,才是企業以至政府該走的路。

39號 梁美芬
「共同富裕」是國家的目標,也應該是香港的目標。《基本法》第五條訂明香港特別行政區不實行社會主義制度和政策,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香港應採用符合「一國兩制」及《基本法》的方式去縮窄貧富差距,改善財富再分配,達致共同富裕。 

43號 孫偉勇
「共同富裕」目標值得仿效,但改革稅制能否達到共同富裕則要視乎方法與時機。我的看法是不能將「共同富裕」做成「劫富濟貧」,特別是簡單稅制是香港在國際商貿中的核心競爭力之一。可考慮增加一些新稅項,諸如土地(及物業)空置稅、資產增值稅等。

48號 盛智文
HK has a low tax base system and this is why people like to work and do business in HK. Tax reform is a big issue. We have to look at HK’s advantages levell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GBA. If we follow everything China does then HK will lose its competitive edge. We need to grow with China as it is the fastest growing country but not copy them in every way. HK has its own unique system.

49號 林振昇
稅收是政府進行收入再分配的其中一環,目前香港稅基狹窄,政府應平衡經濟發展與市民負擔的情況下,改革稅制、擴闊稅基,有助重新分配社會資源。

 

問題二
承上,閣下是否贊成開徵新稅項?是否贊成推出資產增值稅?是否贊成引入銷售稅、消費稅?

2號 馬逢國
資產增值稅有助擴闊稅基和為政府帶來額外收入,及有助防止資產過度升值,例如物業,值得考慮,但亦要小心投資者為了避稅而延遲出售資產,例如在二手物業市場,變相影響樓市的流轉性;至於銷售稅、消費稅,前者會增加營商成本,將轉嫁到商戶與消費者身上,後者令消費者為相同產品付出更高價錢,導致需求減少,兩者都有削減社會消費力及傷害香港經濟的可能,對基層尤其影響大,在香港及全球經濟環境不明朗的情況下,不宜推出或應延時推出。

4號 陳凱欣
開徵任何新稅項都需要社會展開深入研究及探討。

8號 刁勝洪
我認同資產增值稅,避免投機人士炒買樓房。不同意銷售稅及消費稅。

10號 林智遠
以上議題可以是稅制改革的一部分,但同時要小心引入銷售稅、消費稅將會加深通脹問題,而且現時受疫情困擾,經濟仍未完全復甦,引入此兩項稅務會打擊消費及經濟,並影響基層及弱勢社群生活。

12號 林筱魯
在扶貧、房屋、教育、醫療開支大增的情況下,政府實在有需要通盤考慮財政資源的問題。

13號 周文港
上題已答,沒有補充。

28號 林順潮
香港是細小而開放的經濟體,任何稅制或經濟政策的轉變,無論是資產增值稅、消費稅等,必須謹慎研究和評估。

43號 孫偉勇
贊成跟進經濟發展,探索開徵新稅項的可能性。資產增值稅是一個可以積極考慮的稅項。銷售稅、消費稅是值得探討的方向,但需要仔細評估對通脹,零售,旅遊等行業所帶來的壓力,相關題目過往曾有討論過,相關稅項在外國也有很多成功或失敗的經驗,但在疫情後經濟疲憊的今天,並不是一個適合開徵(對民生消費)廣泛影響性稅項的時機。

48號 盛智文
No, not at the moment. I think since we are just recovering from the COVID-19, this is not the time to make changes. Let’s see when the world economy settles.

49號 林振昇
在平衡經濟發展與市民負擔的情況下,政府可考慮設立物業資產增值稅,規定物業轉讓獲利者須繳稅,並將稅收運用在房屋政策。

問題三
港府反全球趨勢而行,今年8月上調股票印花稅三成,以增加庫房收入,閣下是否贊成此做法?是否贊成政府日後重新下調股票印花稅?

2號 馬逢國
上調股票印花稅,在疫情及經濟下行的情況,特區政府面對巨額財赤的困局下,可增加政府收入,理解做法。需要觀察加稅後對金融服務業帶來的實際影響,主要考慮會否削弱股票市場的競爭力以及影響港股市場交投,再評估利弊。如果疫情過後,日後特區政府的財政收入回復穩定,相信會檢討有關問題及重新下調印花稅的空間。

4號 陳凱欣
開徵股票印花稅後,有意見認為對港股的國際市場競爭力帶來負面影響。期望政府多聆聽市民及業界聲音,適時檢討稅率,保持本港金融市場持續發展。

8號 刁勝洪
不贊成上調股票印花稅。贊成日後下調股票印花稅,因香港IPO市場活躍,集合中資外資,應下調印花稅吸引更多資金提振市場;印花稅下調不等於政府收入會下降,因成交額、成交量增加,也會增加了收入。

10號 林智遠
環球稅務趨勢是加稅及推行BEPS 2.0,今年8月香港上調股票印花稅三成後,對港股、股民影響甚微,以往投資股票的人依然會投資股票,毋須重新調整。

12號 林筱魯
政府的財政支出必須通盤考慮,在增加收入的同時,政府亦有在其他有需要的地方加大開支。香港作為金融中心的地位必須保持,要做的有很多:從強化資訊科技基礎的建設、到準確掌握香港在《十四五規劃》、「一帶一路」戰略、以至大灣區建設下的角色,都有助保持香港金融中心的地位。

13號 周文港
只要香港金融市場有足夠的開放性和回報率有足夠的吸引力,對金融市場的相關影響會非常短暫和有限。

24號 譚岳衡
股票印花稅的調整主要是出於財政收入考慮,印花稅率並不是一成不變的,以前也有0.15%的時候,相信政府後續也會根據財政收入等狀況檢視該稅率水準。香港的股市投資者相對多元化,投資者更看重的是股票的基本質素以及市場的估值水準,以及互聯互通的機制優勢,因此,應更多關注如何進一步打造高水準資本市場。

28號 林順潮
上調股票印花稅的目的,其中一個主因是增加庫房收入,那日後是否下調也應視乎政府財政收入。

39號號 梁美芬
「共同富裕」是國家的目標,也應該是香港的目標。《基本法》第五條訂明香港特別行政區不實行社會主義制度和政策,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香港應採用符合一國兩制及《基本法》的方式去縮窄貧富差距,改善財富再分配,達致共同富裕。 

43號 孫偉勇
贊成開徵股票印花稅,為政府帶來有效且穩定的財政收入,而政策自落實以來也未見對市況交投造成負面影響,港股交投繼續暢旺。每項公共政策都有定期檢討的必要,日後是否需要重新下調股票印花稅,則有待具體時間具體因素來考慮。如果顯示股市交投受相關稅項所影響,則有必要考慮降低。但從客觀條件來看,香港金融中心的地位,從來不是因為「成本平」。

48號 盛智文
Yes, I agree. It does not seem to have affected the stock market and the government is looking at other creative ways to fill their coffers.

49號 林振昇
稅收是政府進行收入再分配的其中一環,目前香港稅基狹窄,政府應平衡經濟發展與市民負擔的情況下,改革稅制、擴闊稅基,有助重新分配社會資源。

沒有回覆問卷的包括陸頌雄、黃國、鄧飛、謝偉俊、曾瀞漪、管浩鳴、江玉歡、馮煒光、陳月明、李浩然、陳家珮、黃梓謙、陳曼琪、蘇長榮、孫東、屠海鳴、吳傑莊、陳紹雄、洪雯、陳仲尼、容海恩、陳沛良、簡慧敏、林琳、陸瀚民、葛珮帆、郭玲麗、黎棟國、何君堯、陳凱榮、麥美娟、黃元山、李鎮強、張國鈞、梁毓偉、吳宏偉、蔡永強。盧維思、譚岳衡兩人則選擇性回覆個別問題。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