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對抗新冠肺疫及經濟衰退的持久戰,未知還要打多久,但政府似乎已有放鬆抗擊力度的跡象。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多番強調,財政儲備大降至8000多億港元,未來必須審慎理財;特首林鄭月娥周二亦重申,兩周後公布的《施政報告》不會有大量涉及公共開支的措施。在經濟仍然低迷之際,政府實不應輕言減少財政刺激力度,若受資源所限,便要避免漁翁撒網式亂投放,應把資源用於最具效益的地方,還必須看長遠,為迎接疫後新常態做好準備。
中文大學前校長劉遵義教授周二在一個論壇上提出不少觀點,值得政府認真參考。眾所周知,劉教授是著名經濟學者,他認為雖然全民派一萬元及「保就業」計劃有一定價值,但在當前環境下,市民及企業多會節省開支,結果提振不了整體需求,因此政府更有需要帶頭增加公共投資,以支撐就業,同時吸引工商界配合投資。
那麼應否推出更多「保就業」計劃」,相當視乎實際情況,如果疫情再次反彈,大量企業行將撐不下去,失業率繼續上升,由政府施以援手無可厚非。不過,究竟是以補貼工資形式讓企業勉強生存下去,坐等不知何時來臨的復甦,抑或接受疫後經濟格局不再一樣的現實,及早把公帑用於協助打工仔轉型,鼓勵企業尋找新的發展方向?
以重災區旅遊業為例,由於遙距工作及網上會議大行其道,未來國際商務旅程料將大減,而一般旅客何時才放心出國外遊也難確定,本港旅遊和零售業能否完全回復舊觀存在不少變數。旅遊相關行業是本港經濟支柱之一,在數以十萬計的從業員當中,恐怕最終有不少人被迫轉工,甚至轉行。政府應及早規劃,在新常態下保就業,不再局限於保住現有飯碗,而是保障長遠的就業機會。
劉教授舉了不少例子,建議動用公共資源為政府建築物加裝環保節流設施,又或全面修葺公共屋邨,還有推動政府公務電子化等等,相信能在短時間內增添工作機會,工商企業為爭取這些生意自然樂於投資,既可創造整體經濟需求,長遠也符合社會發展趨勢。
其實,除此以外,還有很多在疫後有一定需求,同時又具備一定優勢的行業,值得加大投放。生物科技一直是政府屬意推動的新經濟項目,單計香港科學園的生物科技企業,過去5年已由30多間增至超過150間。疫症無疑大大增加全球對生物科技的關注和需求,如何引導更多人力和資金流入這環節,宜早些籌謀。
又例如護老院遇上疫毒來襲時往往不堪一擊,利用科技如自動化監測系統來改善院舍衞生,運用遙距診症減少社交接觸等,都具迫切性。香港正面對人口老化,這類需求料有增無減。
再者,疫潮令許多活動開始遙距化,最明顯的是在家工作、視像上課、網購等。當大家習慣了毋須面對面接觸,很多商業模式將從此改變,打工仔即使留在原來行業,也要學懂轉型使用新的工作方法,而工商企業亦要重新部署,經濟轉型產生的新需求,將為眾多行業帶來商機。凡此種種,如果政府能投入去帶頭,相信轉型必定事半功倍。
政府目前的財政仍屬健康,問題在於如何「應使則使」,總不能一味盼望疫情平復後自會迎來復甦,必須具備投資於未來的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