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醫學院發現全新的廣譜抗病毒藥物,可同時用於治療包括沙士的多種流行病毒,而有關發現已經申請美國專利。
醫學院微生物學系自從禽流感和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沙士)病毒爆發後,做了大量病毒研究,從野生動物和食用動物身上,發現了超過60種新病毒。結合這些病毒研究發現,在沙士和中東呼吸綜合症病人身上的糞便,發現大量冠狀病毒,繼而發現這些病人的腸臟內有大量雙膜脂質囊泡,這些囊泡內藏有大量病毒。
以微生物學系教授袁國勇和博士袁碩峰為首的研究團隊,嘗試了解囊泡是如何形成時,發現囊泡包住的是磷脂,原來囊泡內的病毒與磷脂新陳代謝有關。研究人員認為,如果可以抑制磷脂的新陳代謝,便可以有效抑制病毒的複製。
研究人員於是尋找一種屬於脂類的化學合成物,發現一種名為AM580的化合物,可以阻止包括膽固醇等的脂肪酸合成,脂肪酸無法製造,令到病毒無法繁殖,從而抑制中東呼吸綜合症和沙士的冠狀病毒,流感H1N1病毒,寨卡病毒等6至7種病毒。
研究團隊繼而利用白老鼠和人類成型的幹細胞呼吸道類器官做抗病毒實驗,發現只要用小劑量的AM580化合物,便能夠減低白老鼠體內的炎症,白老鼠肺內和腦內的病毒生長顯著減少或甚至消失;即使使用大劑量的AM580化合物,亦不會對細胞造成重大破壞。
袁國勇表示,AM580化合物仍要作臨床測試,因為可以口服,滴鼻經呼吸道吸入和腹膜注射,其效用應該比其他廣譜抗病毒藥物更強;由於成效快,相信副作用亦不會太大。袁國勇又表示,已經有投資者感興趣投資,希望新藥可以在5年內投產。